信宿招提境,西风坐夜阑。
不知岚气近,但觉客衣单。
径折泉争赴,山高月易寒。
更无尘世想,倚枕笑邯郸。
宿大觉寺
介绍
《宿大觉寺》是清代诗人玉保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对该文学作品进行具体介绍:
作者背景:《宿大觉寺》的作者,玉保,为清满洲正黄旗人,他的创作生涯跨越清朝的多个时期。虽然具体生平不详,但已知其作品多以自然景观和隐逸情怀为主题,体现了他对于自然美的热爱和对超脱世俗的向往。
诗歌原文:这首诗的全文如下:
信宿招提境,西风坐夜阑。
不知岚气近,但觉客衣单。
径折泉争赴,山高月易寒。
更无尘世想,倚枕笑邯郸。
- 信宿招提境:表达了在寺庙中度过一夜的感受。
- 西风坐夜阑:描绘了夜晚微凉的西风吹拂着的场景。
- 不知岚气近、但觉客衣单:展现了远离尘嚣,感受到自然界清新气息与身体感受之间的对比。
- 径折泉争赴、山高月易寒:通过泉水奔流和月光寒冷的景象,传达出环境的幽静与孤独。
- 更无尘世想、倚枕笑邯郸:反映了诗人超脱世俗的愿望和对生活琐事的淡忘。
诗歌鉴赏:玉保的《宿大觉寺》不仅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诗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观,如“十亩松阴满寺凉”、“一条瀑布界山光”,都透露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美。同时,通过对环境细节的描写,诗人成功地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此外,诗中的“更无尘世想”一句,更是将诗人内心的自由与超然展现无遗。
创作背景:此诗的创作应是在玉保游览大觉寺后,受到寺院环境的影响所写。当时他可能正值秋冬季节,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变化和季节的转换,从而触发了他的创作灵感。在中国古代文人的诗词中,很多作品都是基于对特定地点或景物的亲身体验而写成的。
名家点评:关于《宿大觉寺》的点评,有学者指出这首诗体现了清代文人对于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心灵上的寻求。玉保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观紧密相连,展示了一种超越现实束缚的精神境界。
相关轶事与典故:在《宿大觉寺》中,玉保运用了一些典故和成语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比如“峰峦青逼衣裳冷”可能暗含杜甫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以及“灯火红盘栈路长”可能出自王维的名句“山路元自直”,这些借用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增加了文化的厚度和深度。
《宿大觉寺》是一首情感细腻、意境深远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清代文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内心世界的探索,同时也映射出他们对于人生哲理的理解和对超然物外生活的向往。通过欣赏玉保的这首《宿大觉寺》,人们可以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慰藉和启迪。对于文学爱好者而言,这首诗不仅能够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也能让他们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人的美学追求和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