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宿招提境,西风坐夜阑。
不知岚气近,但觉客衣单。
径折泉争赴,山高月易寒。
更无尘世想,倚枕笑邯郸。
【赏析】
“宿大觉寺”:宿,停留,住宿。
此诗是一首描写游僧夜宿大觉寺的诗。首二句写诗人在寺院中过了一夜,第三、四句写诗人对夜晚的感受,五至八句写诗人在大觉寺中所见所感。末二句写诗人对尘世的超脱。全诗以景结情,寓有感慨和寄托之意。
首联“信宿招提境,西风坐夜阑。”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并点出主题——夜宿大觉寺。“信宿”即连住两晚,“招提”是梵语“僧院”的音译。从题意看,这两句应是第一联的第一句,但此处却放在第二句之前,可能是为了押韵的需要。“西风”点明了季节,为秋天。
颔联“不知岚气近,但觉客衣单。”“岚气”,山中云雾之气,这里指山上的雾气。“客衣”,指远行者的衣服。上句说诗人不知道山上的雾气已经逼近,下句说只觉得自己衣服单薄。这两句话写诗人在大觉寺中的所遇所感,也暗示了他因思念家乡而产生的孤寂之感。
颈联“径折泉争赴,山高月易寒。”这是描写大觉寺的自然环境。前句写山路曲折,泉水奔流;后句则写山势高峻,月亮容易落下。这两个画面构成了一个幽静而神秘的环境,与诗人的心情相契合。
尾联“更无尘世想,倚枕笑邯郸。”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心境。“尘世”,世俗世界。“邯郸”,地名,这里泛指繁华的世界。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在大觉寺这个幽静的地方,诗人已经不再关心尘世的纷扰,而是靠在枕头上,笑着回到那个繁华世界的去处——邯郸。
这首诗通过描绘大觉寺的景色和诗人在大觉寺中的所感所思,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超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特点和人们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