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西山宿雾屯,行行小憩叩柴门。
蒹葭风冷澄秋水,荞麦花开带远村。
担榼快闻呼妇子,筑场几处散鸡豚。
田家剥枣争留客,丹实离离压短垣。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全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图。下面是对每句诗句的翻译和注释:
- 极目西山宿雾屯,行行小憩叩柴门。
- “极目”:用尽目光远眺。
- “西山”:指的是西边的山。
- “宿雾”:晚上的雾气。
- “屯”:聚集。
- “行行”:形容山路蜿蜒曲折。
- “小憩”:短暂休息。
- “叩柴门”:敲着柴门休息。
- 蒹葭风冷澄秋水,荞麦花开带远村。
- “蒹葭”:一种植物,这里指芦苇。
- “风冷”:风很冷。
- “澄秋水”:清澈的秋天的水。
- “荞麦花”:荞麦的花。
- “带远村”:引领到远方的小村庄。
- 担榼(kē)快闻呼妇子,筑场几处散鸡豚(tú)。
- “担榼”:拿着酒器。
- “快闻”:迅速闻到。
- “呼妇子”:呼唤家里的妇女和孩子。
- “筑场”:建造草垛。
- “散鸡豚”:放养鸡和猪。
- 田家剥枣争留客,丹实离离压短垣。
- “田家”:农村的人家。
- “剥枣”:剥去枣皮吃枣肉。
- “争留客”:争着挽留客人。
- “丹实”:红色果实,这里可能是指红枣。
- “离离”:形容红色果实很多的样子。
- “压短垣”:用红色果实压住了墙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图,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乡村的自然之美。首两句通过对西山的描述,营造出一种宁静、深远的氛围。第三四句则转向了乡村的生活场景,描绘了农民们勤劳耕作的场景。最后两句则以生动的画面结束了整首诗,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宁静的乡村之中。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