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邸书怀

年少初辞阙,沾恩更隐难。
已知成傲吏,不敢耻微官。
劲节凌冬劲,寒枝历岁寒。
抱琴时弄月,流水为谁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宦邸书怀》是一首古诗,作者是石赞清。这首诗作于清光绪年间(约1875-1908),反映了作者在官场上的孤独与辛酸,以及对其个人境遇的深刻反思。下面将详细介绍《宦邸书怀》:

  1. 作者简介:石赞清是一位清代诗人,他的作品展现了那个时代文人的心境和遭遇。尽管他的生平事迹不甚详尽,但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窥见当时社会的一些面貌。

  2. 作品原文

性拙偶从宦,时危远效官。  
羁游故交少,孤立转迁难。  
春兴随花尽,乡愁对酒宽。  
朝来明镜里,渐觉鬓凋残。  
  1. 诗歌解读:此诗表达了诗人身处困境中的无奈与辛酸。首句“性拙偶从宦”表明其性格质朴,偶然被卷入政治漩涡。接下来的“时危远效官”揭示了当时的政治局势动荡不安,诗人不得不远离家乡到远方效力。“羁游故交少”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孤独感,由于远离亲友,使得他在异乡的生活更加艰难。

  2. 艺术特色:《宦邸书怀》在艺术上具有一定的特色。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比喻,如“春兴随花尽,乡愁对酒宽”,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来抒发诗人的情感。同时,整首诗结构紧凑,情感深沉,读来令人感慨良多。

  3. 历史背景:这首诗反映了晚清时期中国社会的动荡不安。当时的政治腐败、经济衰败和外敌入侵使得许多知识分子感到无力回天,只能寄希望于仕途以求一搏。

《宦邸书怀》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那个特殊历史时期的社会面貌和文人的内心世界。它提醒人们要珍惜和平,努力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