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之金州次向阳堡作

山峰高复高,海水深复深。
水深钟锦贝,山高毓黄金。
居人施网罟,垂钓验浮沉。
开矿不辞瘁,披沙着意寻。
近海拾海月,近山搜山林。
但得衣食足,已慰百年心。
东望孛兰堡,城砖古苔侵。
西望石河驿,乔木郁成林。
烽台颓欲尽,太平已至今。
且自玩山水,陇首听鸣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再之金州次向阳堡作》是清代诗人多隆阿创作的古诗,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下面是这首诗及其背景的介绍:

  1. 诗歌原文
    山峰高复高,海水深复深。
    水深钟锦贝,山高毓黄金。
    居人施网罟,垂钓验浮沈。
    开矿不辞瘁,披沙著意寻。
    近海拾海月,近山搜山林。
    但得衣食足,已慰百年心。

  2. 诗歌赏析

  • 《再之金州次向阳堡作》这首诗通过对山峰、海水、河流等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其中“山峰高复高,海水深复深”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大自然的雄伟与深邃。
  • 诗中还提到了“居人施网罟,垂钓验浮沈”,这不仅反映了古人的生活方式,还透露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智慧。
  • 诗中的“开矿不辞瘁,披沙著意寻”展现了古人不畏艰难、勇于开拓的精神品质。这种精神在当今社会仍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 最后两句“但得衣食足,已慰百年心”,表达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和满足。这种追求虽然看似平凡,但实际上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价值追求。
  1. 历史背景
  • 多隆阿在这首诗中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风光,还反映了当时的生活状态和社会风貌。例如,诗中提到“东望孛兰堡,城砖古苔侵”,展现了当时的城镇风貌和历史遗迹。
  • 根据历史记载,1862年(同治元年),陕西回民起事,多隆阿于十一月抵达潼关,次年二月攻占回军在同州的两个重要据点羌白镇和王阁村,九月攻占苏家沟和渭城湾,杀死叛军一万七、八千人。这些事件为多隆阿创作这首诗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再之金州次向阳堡作》不仅是一首表达对大自然美景赞美的古诗,更是一首蕴含着深刻历史背景和社会意义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欣赏到优美的文学艺术,还能深入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