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隆阿
解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季节更迭、人物情感变化以及自然景色的诗歌。下面是对每句的解释和赏析。 1. “沧桑迁变此情长” - 关键词: 沧桑、迁变、情长 - 释义与注释: 这里表达了一种时间的流逝带来的变化和深刻的感情,即随着岁月的流转,人们的情感变得长久而深远。"沧桑"一词常用来形容世事变迁,"迁变"意味着变化,"情长"则强调了这种变化的深度和持久性。 2. “一纸传书又沈阳” - 关键词
【注释】 松山岭:山名。在今安徽省当涂县东南,与杏山隔江相望,是古时采石渡口所在地,也是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南归时的故道。因地势险要,历代多在此设关防堵,有“锁钥之地”之称。唐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诗:“度关山兮不可忍,所当别兮皆神魂。” 杏山岑:山名。又名“横山”。在当涂西北二十里。山高百余丈,下有大溪,水出焉。山上有杏花,春日盛开。晋陶潜《归园田居五首》之一:“榆柳荫后檐
园丁斸得向阴栽,花不争芳也自开。 每到世间夸异种,须从谷内养灵胎。 大丹多是误人物,小草居然济世才。 可笑秦皇与汉武,偏将仙药访蓬莱。 此诗为清代诗人多隆阿所作的《人参·其二》。这首诗通过描绘人参的生长环境和特性,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与生命的赞美以及对人类贪婪追求的批评。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具体赏析: 1. 诗句解析: - 园丁斸得向阴栽:描述的是园丁在地下挖掘人参的过程
【解析】 “惭愧年年自惹尘,林园僻处好抽身”:惭愧的是,每年总是自己招惹尘埃。林园偏僻之处,好抽出身来。 “蒙茸俗草难惊眼,雅淡名花不媚人”:丛生的野草,难以令人动心;高雅的花草,不会让人动情。 “寡欲或为留寿客,能闲应属葛天民。多情已受情缘累,且恐种多又种因”:少欲的人,也许是为了留住长寿之人;能够闲暇的人,应该属于葛天民之类的人了。多情的人,已经受到情缘的困扰,恐怕还会因此而再结新缘。
消夏 其一 午梦初醒静蝶魂,好书读毕又重温。 不留俗客长悬榻,欲挹清风未掩门。 燕处堂帘须惜福,花沾雨露要知恩。 近来才得安心法,小事糊涂莫细论。 注释: 1. 午梦初醒静蝶魂:在午梦中刚刚醒来的时候,静悄悄地仿佛是一只蝴蝶的灵魂在空中徘徊。 2. 好书读毕又重温:读完一本好书之后,又再次翻阅起来。 3. 不留俗客长悬榻:不接待那些世俗的客人,长时间地悬挂在床榻上。 4. 欲挹清风未掩门
【注释】 踏青春词 其二:春日的诗词。 小雨初晴草色新,深黄丽紫艳芳辰:小溪的雨水刚停,春天的景色就显现出来。 射干瞿麦都簪遍,如此山花也爱人:连射干和瞿麦这些草药都布满山坡,就像人一样爱着大自然。 【赏析】 此首诗描写了春天的景色。前两句写春天雨后的景象。“小雨初晴草色新”写的是雨后春景,“小雨初晴”,指天气放晴,“草色新”,指草的颜色鲜嫩可爱。“深黄丽紫艳芳辰”写的是雨后天晴的美景。“深黄”
【注释】 ①踏青春词:唐代诗人李峤曾写过《游仙曲》,描写春日里男女双双出游,其中“双飞”一词,用得极妙。此处借指鸳鸯。 ②水平堤:池塘的水面涨得很高。 ③两两鸳鸯:指成双成对的鸳鸯鸟。 ④怪底闺中:即“何其闺中”,意思是为什么闺中的少女们会成对地绣出这种鸟儿呢? ⑤此物是双栖:即“此物何为”,意思是这种东西为什么能成双成对?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池塘中成对的鸳鸯
踏青春词 其三 一派清音杂玉笙,夕阳楼阁水云亭。侍儿不解求凰曲,赚得同人侧耳听。 注释:一派清新悦耳的音调伴随着玉制的笙乐器,夕阳下楼阁与水云亭交相辉映。侍女们不理解《求凰》这样的古琴曲目,却吸引了众人停下脚步仔细聆听。 赏析:多隆阿在这首作品中通过丰富的自然景观描绘,展现了一幅生动而美丽的画面。诗中“一派清音杂玉笙”描绘了音乐的和谐与美好,使人仿佛能听到那优美的旋律。接着
【注释】 1. 人参:一种草本植物。 2. 嘉名:美好的名称。 3. 灵:有灵气,能活物。 4. 独含元气钟幽谷:只有这种草木含有天地之精气,长在幽静的山中。 5. 欲考良材注本经:想把它考察研究后记载于本草经书中。 6. 摇光散彩应天星:它的枝叶摇动闪烁着五彩的光辉,好像星星一样照耀着天空。 7. 痌瘝切己能拯救:对于人民的疾病,它能解救痛苦,是切身有用的。 8. 不向松根采茯苓
【注释】 野水:指河川、溪流。横桥:横跨在溪水上的桥梁。聚浅沙:聚集在河滩上的细沙。柳阴:绿树成荫。历乱:纵横错杂。夕阳斜:夕阳已渐渐落下。黄鹂:黄色羽毛的小鸟,即布谷鸟。却似:好像。多情:感情丰富。沿路飞鸣送到家:沿着小道一路鸣叫回家。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首联写景,点明季节和时令;二联写景,描绘出一幅充满生机的春日田园景色图,表现了对春天的热爱之情;三联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