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山展墓

平明登抱山,树静栖羽寂。
长跪酹佳城,往事思历历。
我父卒丙戌,葬日雨淅沥。
前母乃同穴,负土坚四壁。
其地湿且卑,我心常戚戚。
丁酉惊盗发,白日飞霹雳。
恨无汾阳兵,志此徒悲激。
罪人幸而得,沈痛那可涤。
我母复见背,牛眠此中觅。
风雨感崩防,迁徙同辟狄。
伤哉乙巳春,万古漆镫阒。
东西南北身,展转捧毛檄。
二年出守绥,三载书考绩。
推恩及九泉,褒赠膺殊锡。
君恩日以深,亲面何由觌。
况当八表昏,满眼愁锋镝。
华屋与山丘,险过矛头淅。
生儿亦何用,往训空启迪。
春秋缺瞻拜,祸变同疏逖。
默数生平罪,擢发岂足析。
仰观松楸寒,雨泪纷纷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抱山展墓》是成多禄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先祖的思念和悲痛之情。下面将从作品创作背景、内容分析、文学价值以及历史意义等方面进行详细解读:

  1. 作品创作背景
  • 作者生平介绍:成多禄,字竹山,号澹堪,吉林其塔木镇人,光绪乙酉拔贡,历任绥化知府等职。
  • 时代背景:清朝末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诗中反映了诗人对家族历史的追溯以及对过往生活的缅怀。
  1. 内容分析
  • 情感表达: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传达了作者对逝去亲人的哀思和对家族历史的怀念。
  • 意象运用:使用“抱山”、“墓”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沉重而悲凉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对家族墓地的深切感情。
  1. 文学价值
  • 艺术手法:诗歌采用了平实的语言,直抒胸臆,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典型特点,同时也融入了一些现代诗歌的元素,增强了作品的时代感。
  • 思想内涵:通过对家族和个人命运的描述,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民的生活困境,具有深刻的历史和社会价值。
  1. 历史意义
  • 文化传承:这首诗作为文学作品的一部分,记录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和文化风貌,对后世研究清代末年至民国初期的社会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 教育启示:通过对家族历史的回忆和对现实的反思,激发人们对于家族传统和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抱山展墓》作为成多禄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在文学艺术上有着较高的成就,而且在历史研究和文化传承方面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以及它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