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明登抱山,树静栖羽寂。
长跪酹佳城,往事思历历。
我父卒丙戌,葬日雨淅沥。
前母乃同穴,负土坚四壁。
其地湿且卑,我心常戚戚。
丁酉惊盗发,白日飞霹雳。
恨无汾阳兵,志此徒悲激。
罪人幸而得,沈痛那可涤。
我母复见背,牛眠此中觅。
风雨感崩防,迁徙同辟狄。
伤哉乙巳春,万古漆镫阒。
东西南北身,展转捧毛檄。
二年出守绥,三载书考绩。
推恩及九泉,褒赠膺殊锡。
君恩日以深,亲面何由觌。
况当八表昏,满眼愁锋镝。
华屋与山丘,险过矛头淅。
生儿亦何用,往训空启迪。
春秋缺瞻拜,祸变同疏逖。
默数生平罪,擢发岂足析。
仰观松楸寒,雨泪纷纷滴。
这首诗名为《吊亡》,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的悼念亡母的五言古诗。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 抱山展墓(平明登抱山):“抱山”指的是抱着山,这里可能指的是作者对母亲墓地的缅怀。“展墓”则是指打开坟墓,表达对母亲的哀思。
- 平明登抱山,树静栖羽寂:“平明”指的是清晨,“树静栖息的鸟也寂静了”。这句描述了作者清晨站在山上,看到树木安静,鸟儿也在静静地栖息。
- 长跪酹佳城,往事思历历:“长跪”指的是长时间跪在地上,“酹”是一种祭祀的方式。这里表达了作者在祭祀母亲时,回忆起过去的种种美好记忆,这些记忆历历在目。
- 我父卒丙戌,葬日雨淅沥:“我父”指的是作者的父亲,“卒于丙戌年”,即去世于丙戌年。“葬日”指的是父亲的葬礼之日。“雨淅沥”描绘了一个阴雨连绵的日子,为葬礼增添了一种悲伤的氛围。
- 前母乃同穴,负土坚四壁:“前母”指的是作者的母亲。“同穴”意味着与父亲一同安葬。“负土坚四壁”形容坟墓周围坚固的墙壁,暗示着母亲的墓地环境艰苦。
- 其地湿且卑,我心常戚戚:“其地”指的是母亲的墓地所在的地方,“湿且卑”描绘了墓地的潮湿和低矮。“戚戚”表示作者内心的忧愁和不安。
- 丁酉惊盗发,白日飞霹雳:“丁酉”指的是具体的一天,“惊盗发”意味着在这一天发生了盗贼盗窃的事件。“白日飞霹雳”形容了盗贼的突然袭击,给墓地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和破坏。
- 恨无汾阳兵,志此徒悲激:“汾阳兵”指的是唐朝名将郭子仪所率领的军队,这里可能寓意着希望有强大的军队来保护墓地。“悲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悲痛和愤慨。
- 罪人幸而得,沈痛那可涤:“罪人”指的是那些犯罪的人。“幸而得”意味着这些人最终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沈痛”表示作者内心的极度痛苦,“那可涤”则表达了这种痛苦无法被消除或治愈。
- 我母复见背,牛眠此中觅:“我母”指的是作者的母亲。“复见背”可能是指作者再次看到母亲的遗骨。“牛眠”是一种古代的丧葬习俗,用牛来陪葬。“觅”表示寻找或怀念的意思。
- 风雨感崩防,迁徙同辟狄:“风雨感崩防”指的是风雨侵蚀着坟墓,使其更加脆弱。“迁徙同辟狄”表示墓地所在的区域也因为战争或其他原因发生了迁移或破坏。
- 伤哉乙巳春,万古漆镫阒:“伤哉”表达了一种悲哀和感慨之情。“乙巳春”指的是乙巳年的春天,即作者去世后的一年春天。“万古漆镫阒”描绘了一个荒凉的景象,象征着墓地所在的地方已经无人问津,一片寂静。
- 东西南北身,展转捧毛檄:“东西南北身”可能是指作者四处漂泊,无法安定下来。“展转捧毛檄”指的是作者拿着官方文书四处奔波,忙于应付各种事务。
- 二年出守绥,三载书考绩:“二年出守绥”指的是作者在两年后被派往绥州担任官职。“三载书考绩”表示作者在这里工作了三年,完成了公务任务并得到了考核成绩。
- 推恩及九泉,褒赠膺殊锡:“推恩及九泉”意指皇帝对死者的恩宠延伸到九泉之下,即死者的阴间也能享受到荣耀和尊重。“褒赠膺殊锡”表示作者因功绩显著而受到朝廷的嘉奖和赏赐。
- 君恩日以深,亲面何由觌:“君恩日以深”指的是君主的恩情越来越深厚。“亲面”可能是指与皇帝见面的机会越来越少。
- 况当八表昏,满眼愁锋镝:“八表昏”可能是指国家的局势混乱,各地都不太平。“愁锋镝”则表达了作者心中充满了忧虑和担忧。
- 华屋与山丘,险过矛头淅:“华屋”指的是华丽的房屋,“山丘”指的是简陋的坟墓。“矛头淅”可能是指山丘上的风刮得像锋利的矛头一样。这里形容坟墓所在的环境恶劣,危险重重。
- 生儿亦何用,往训空启迪:“生儿亦何用”表达了作者对于子孙后代的期望和担忧,认为他们即使有孩子也无济于事,无法改变现状。“往训空启迪”则表示以往的教训和启示都变得没有意义了。
- 春秋缺瞻拜,祸变同疏逖:“春秋缺瞻拜”指的是春秋两季缺少祭拜的时间和仪式。“祸变同疏逖”表示祸难的发生就像边疆的遥远地区一样,难以预料和控制。
- 默数生平罪,擢发岂足析:“默数生平罪”表达了作者默默地回顾自己一生中的错误和罪行。“擢发岂足析”则表示即使是一根头发也无法完全列举出自己的过错和罪行。
- 仰观松楸寒,雨泪纷纷滴:“仰观松楸寒”描绘了作者仰望坟墓的景象,感受到其中的寒冷。“雨泪纷纷滴”则表达了作者因为思念亲人而产生的泪水不断流淌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