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山行

入山如登天,霜蹄健卫鞭不前。出山如登仙,轻身飞落层云巅。
山路盘陀六百里,铁蹄啮尽薄如纸。一山忽断一山连,四山终日无人烟。
卓午渴掬涧流饮,薄暝倦登藜床眠。饥黎呼号满山谷,女首飞蓬儿赤足。
苦曳奔轮不得停,空教行路伤心目。噫吁嘻!男亦务镃基,女亦勤杼机。
八口皲手指,不足偿呼追。天意何独仇蚩蚩,鲰儒尔本无民责,道除见此犹恻恻。
恻恻全忘行路难,轻车行尽千山侧。千山行尽路渐平,马蹄电掣飞尘轻。
向前行,车莫停。长安已近闻春声,帝城遥傍云霞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出山行》并非一个文学作品,而是清朝朱秉成的作品。下面将对《出山行》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出山行》的作者是朱秉成,其生平与成就对理解作品具有重要价值。《出山行》的原文、译文注释、作品赏析、评析等资料为读者提供了深入了解该作品的机会,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和艺术风格。
  2. 作品概述:《出山行》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的诗作,其内容涉及入山如登天、出山如登仙等意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感悟和人生的思考。诗中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传达了作者对生活态度的积极追求以及对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
  3. 文化意义:《出山行》不仅是朱秉成个人的文学创作,也是清代文学作品的一部分。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状态和文化风貌,对于研究清代诗歌和文人思想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同时,该作品在文学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

《出山行》是清朝朱秉成的一首优秀诗歌,它不仅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和高超的艺术技巧,也反映了清代社会的风俗人情和人文关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