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磴盘空上,来登木末楼。
潮声分旦暮,山色变春秋。
树古藏猿狖,江清散鹭鸥。
午钟送僧梵,云水思悠悠。
木末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木末楼》是清代诗人朱筼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作者介绍:朱筼,字二亭,号市人,江苏江都人。他家境贫寒,曾弃举业经商自给,后夜则读书,博通史籍,工诗古文,能拳术,性情谦和。他的诗歌创作在晚清时期具有重要地位,有《二亭诗钞》行世。
诗作原文:绝磴盘空上,来登木末楼。潮声分旦暮,山色变春秋。树古藏猿狖,江清散鹭鸥。午钟送僧梵,云水思悠悠。
诗作赏析:《木末楼》是朱筼的代表作之一,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其对自然美景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受。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生动,情感深沉。特别是“潮声分旦暮,山色变春秋”一句,不仅描绘了自然的壮丽景色,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变迁的沉思。
历史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诗人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木末楼》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和个人的生活状态。作为清朝的文人,朱筼深受传统儒家文化的熏陶,同时也受到了西方科学和哲学的影响。这种文化背景使得他的诗歌既有传统的韵味,又不乏创新的精神。
文学价值:《木末楼》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这首诗以其精湛的艺术成就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同时,它也是研究清代诗歌发展的重要资料,为后世学者提供了宝贵的研究素材。
《木末楼》不仅是朱筼个人艺术生涯的缩影,也是清代诗歌发展的一个缩影。它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他在艺术上的独到见解。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清代诗歌的艺术特点和文化价值,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