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卿官新成奉题,四章

古言国宅即官衙,称意经营宦亦家。
万里代云高雁断,十年海雨野鸥赊。
得来清气归兰席,取次春风讯楝花。
好在诛茅庾开府,不教邱壑废天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伯卿官新成奉题,四章》是宋代张方平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张方平的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当时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还透露出他对友情和故乡的深切思念。在分析这首诗时,可以发现其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诗的第一首“古郡利名外,万山云霭中”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象。这一句通过“古郡”和“万山”这两个关键词,传达了一种历史沉淀感和自然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

第二首“思君痛饮处,累石小轩东”中的“思君痛饮处”表明了诗人与朋友相聚时的畅饮欢乐场面,而“累石小轩东”则暗示了一处静谧的居所,可能是朋友聚会之地。这样的描述使得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诗人与友人共度时光的温馨和喜悦。

第三首“只谓栖皮勤习射,翻从异地感离群”则表达了一种转变的情感。诗人原本以为会像养禽待售那样勤于学习射箭,却因为身处异地而感到孤独和分离。这种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让读者能够体会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最后一首“司马设官缘武事,将军赐号本文人”则转向了政治人物的形象,“司马设官”、“将军赐号”等词汇展示了古代官员的职责和荣誉,同时也反映了文人的政治地位。这种描述不仅增加了诗歌的历史色彩,也体现了诗人对权力和责任的思考。

朱景英的《伯卿官新成奉题,四章》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对友情的描述、以及对历史和政治场景的反映,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造诣。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生活经历的记录,也是对那个时代社会风貌的一种反映,其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都值得深入探讨和欣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