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雁过妆楼和梦坡

网户昏黄,飘镫近、盈盈蘸甲觞光。曼声不起,尘麝暗簌空梁。莫倚蛾眉怜短鬓,未秋镜影已先霜。少年场。奈何唤彻,沈恨周郎。
天风无端应拍,便暮云驻得,肯驻斜阳。望京旧梦,沉醉不换悲凉。筝心更移更促,怕零落、十三金雁行。沧江晚,费个侬分付,今夕回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新雁过妆楼》和《梦坡》均为清末民国初李岳瑞的作品,它们都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两首作品:

  1. 《新雁过妆楼》的创作背景与作者
  • 创作背景:《新雁过妆楼》是一首描写秋日景色、感慨人生别离的作品。它反映了诗人在特定季节中对于离别之情的深刻体验和对旧时光的怀念。
  • 作者介绍:李岳瑞(1863-1927),字孟符,号小郢,陕西咸阳人。他是清末民初的一位文学家,以创作《郢云词》而闻名。他的词作风格婉约,情感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1. 《梦坡》的原文与译文
  • 原文:《新雁过妆楼·和梦坡》是清朝朱祖谋的作品。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比喻,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无限遐想。
  • 译文注释:《新雁过妆楼·和梦坡》的译文为“网户昏黄,飘镫近、盈盈蘸甲觞光。曼声不起,尘麝暗簌空梁”,这首诗的翻译版本包含了原文、译文注释以及作品赏析等详细信息。
  1. 《新雁过妆楼》的艺术特色
  • 艺术手法:此诗采用了传统的诗词形式,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厚的艺术表现力。
  • 情感表达:通过对季节变化和个人经历的抒发,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情感真挚而深沉,具有很强的共鸣力。

《新雁过妆楼》和《梦坡》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承载着历史记忆和人文情怀的重要载体。通过对这两首作品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及古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