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坟瀹灵府,文字余芳馨。
清浊流派远,判若渭与泾。
作者入堂奥,秘钥门常扃。
纷纷饤饾家,何由窥仪型。
杜子老斫轮,甘苦皆已经。
皋比教不倦,光风嘘户庭。
理窟洞观火,词源高建瓴。
肘腋驱万卷,囊括无畦町。
当其兴会至,洋洒笔不停。
一读三叹息,春夜镫荧荧。
金钟发妙响,扣之惭寸莛。
脂炭向矮屋,蕊榜联文星。
及今斗杓回,起蛰来春霆。
赠杜西林孝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杜西林孝廉》是清代诗人百龄所作的一首古诗。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意象,展现了杜西林孝廉深厚的学识与高尚的品德。
诗中的“典坟瀹灵府,文字余芳馨”表明了杜西林孝廉对古代典籍的深入研究,使他的思想和学问充满魅力,如同芳香四溢一般。这种深入骨髓的学术探究和传承,正是他作为学者身份的重要体现。而“清浊流派远,判若渭与泾”则形象地描述了学术界中各种流派的差异和复杂性,表达了作者对于学术多元和包容性的赞赏。
诗的后半部分着重描述了杜西林孝廉的性格和成就。如“作者入堂奥,秘钥门常扃”,意味着杜西林孝廉深藏不露,他的思想和才华如同珍贵的宝物一样被严格保护,不易为外界所知。这反映了作者对于知识价值的高度尊重和对于人才的珍视。“皋比教不倦,光风嘘户庭”则描绘了杜西林孝廉乐于传授知识、培养后学的崇高风范。他的教学如同春风拂面,让人受益良多。“理窟洞观火,词源高建瓴”则是对其学识深度和广度的高度赞誉,表示他的学识如同深邃的洞穴,可以洞察一切;他的才情如同高耸的壁垒,难以超越。
《赠杜西林孝廉》不仅仅是一首赞美文学或学者的作品,更是一篇展现清代学术文化风貌的重要文献。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作者对文学艺术的深厚情感,还能深入了解清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和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