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坟瀹灵府,文字余芳馨。
清浊流派远,判若渭与泾。
作者入堂奥,秘钥门常扃。
纷纷饤饾家,何由窥仪型。
杜子老斫轮,甘苦皆已经。
皋比教不倦,光风嘘户庭。
理窟洞观火,词源高建瓴。
肘腋驱万卷,囊括无畦町。
当其兴会至,洋洒笔不停。
一读三叹息,春夜镫荧荧。
金钟发妙响,扣之惭寸莛。
脂炭向矮屋,蕊榜联文星。
及今斗杓回,起蛰来春霆。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全诗共八句,其内容大意是赞赏杜西林孝廉的学问和品德。下面将逐句进行解释:
注释及赏析
1. 典坟瀹灵府(典坟:指儒家经典,如《礼》、《易》等):
- 译文:儒家经典的智慧如同泉水一样,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 注解:《礼记·乐记》说:“乐者,天地之和也。”《周易》中也有“天地定位,山泽通气”的描述。
2. 文字余芳馨(文字:指文采):
- 译文:文章之美,如同芬芳的香气,历久弥新。
- 注解:杜甫曾说:“读书破万卷”,可见他对文字的热爱。
3. 清浊流派远(清浊:这里指道德品质的高下):
- 译文:高尚与卑微的道德标准,就像渭河与泾河一般分明。
- 注解:古代有“泾水清渭水浊”的说法,用以形容两者的差异。
4. 作者入堂奥(作者:指作者本人),秘钥门常扃(秘钥:比喻关键、秘诀):
- 译文:作者的思想进入了深奥的殿堂,而其关键所在,却常常紧闭不让人轻易进入。
- 注解:这里的“堂奥”指的是学问或道理的深奥之处。
5. 纷纷饤饾家(饤饾:这里指琐碎的学问):
- 译文:那些琐屑的学问,又怎么能窥探到真正的道理呢?
- 注解:杜甫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提到:“细碎问苍苍,烦君最相告”。
6. 杜子老斫轮(杜子:指杜子春),甘苦皆已经(甘苦:比喻经历):
- 译文:杜子春先生年纪虽老但精神矍铄,他的学问经历过种种考验,无论是甘甜还是苦涩都尝尽了。
- 注解:杜甫曾称赞自己的老师杜审言为“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7. 皋比教不倦(皋比:指孔子),光风嘘户庭(光风:喻指教化之风):
- 译文:孔子的教化如同温暖的春风,不断吹拂着我们的家宅。
- 注解:孔子曾说:“吾日三省吾身”,体现了他的教学不倦。
8. 理窟洞观火(理窟:比喻学问的根基),词源高建瓴(词源:比喻学问的来源):
- 译文:在学问的深处,我们可以洞察一切事物的本质。
- 注解:《易经》中有“履霜坚冰至”的论断,意味着事物的表象之下,隐藏着更深刻的道理。
9. 肘腋驱万卷(肘腋:比喻身边人的影响),囊括无畦町(囊括:包容)。
- 译文:我们身边的人,就像是驱散万卷书的力量,他们的影响力是无法估量的。
- 注解:《孟子》中有“浩然之气”,指的是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
10. 当其兴会至(兴会:指兴致、灵感):
- 译文:当我们的灵感来临时,我们的心情就像春天的夜晚一样明亮。
- 注解:《诗经·卫风·淇奥》中有“维此良人,弗求弗思”的句子。
11. 金钟发妙响(金钟:比喻美好的言辞),扣之惭寸莛(扣之:敲击的意思,比喻接受)。
- 译文:美好的言辞如同钟声,一旦被接受,就能感受到其价值。
- 注解:《诗经·大雅·文王》中有“维此文王,小心翼翼”之句。
12. 脂炭向矮屋(脂炭:比喻书籍),蕊榜联文星(蕊榜:指科举考试的榜单)。
- 译文:书籍就像低矮的房子中的灯火,照亮了人们前进的道路。
- 注解:《左传》中有“书读五车”的说法,形容学识广博。
13. 起蛰来春霆(起蛰:指春天的到来,雷声初起),斗杓回(斗杓:北斗七星)。
- 译文:随着春天的到来,大地开始复苏,万物开始生长,就像北斗星的位置开始改变一般。
- 注解:《庄子》中有“斗柄东指,天下皆春”。
通过这样的解读方式,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容,还能够领略到杜甫对知识、教育以及学问传承的深切关注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