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篁坠清露,月色忽零乱。
开帘千顷波,耿耿湿斜汉。
我怀凄以清,感兹节物换。
人生适意难,所遇多羁绊。
蒲柳畏及秋,发白倏忽半。
思君如寒蛩,长吟不能断。
【注释】
1.秋夜寄怀:以秋天的夜晚为背景,寄托对友人思念之情。
2.修篁:指竹子。
3.坠清露:竹叶滴下清水,发出清脆的声音。
4.月色忽零乱:月光突然变得斑驳不定。
5.耿耿:明亮的样子。
6.湿斜汉:月亮照在水面,水波荡漾,月光与水波相互映照。
7.凄以清:因秋夜而感到凄凉。
8.适意难:随心所欲、安适愉快很难。
9.羁绊:束缚、拖累。
10.蒲柳:泛指晚春时节的植物,这里代指人,表示年老多病。
11.寒蛩:秋天的蟋蟀,常发出哀鸣声。
12.发白倏忽半:头发忽然变白一半。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秋天的一个晚上,因怀人而作。首二句写景,三、四句抒情,五六句转笔抒怀,最后两句抒发感慨。全诗情韵悠长,意境深远。
起句“修篁坠清露”描绘了一个秋夜的宁静景象:“修篁”,高高的竹林;“坠清露”,指露珠从竹叶上滴下,落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声音。这两句看似寻常的景物描写,却为全诗营造出一个寂静幽雅的氛围。
第二句“月色忽零乱”,则是将这种静谧的画面打破。诗人用“忽”字,写出了月光在波动的水面上闪烁不定的景象,给人以朦胧而又神秘的感觉。同时,这也象征着诗人心中的迷茫和不安,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恐惧。
“开帘千顷波,耿耿湿斜汉。”这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落寞。他推开窗户,只见一片浩渺的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映着明月,那明亮的月光洒在水面上,形成无数个小小的光点,仿佛无数只萤火虫在飞舞。这种景象既美丽又凄凉,让人不禁联想到自己孤独的身影。
接下来的四句,“我怀凄以清,感兹节物换。”则表达了诗人对季节更迭、万物更替的感慨。他感叹时光的无情,感叹生命的短暂和脆弱。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怀念。这种感慨既有对现实的不满,也有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
最后两句,“人生适意难,所遇多羁绊。”则是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他认为,人的生活虽然充满了美好的时刻,但同时也充满了无尽的痛苦和困扰。无论是事业的成功还是人生的挫折,都是命运给予我们的考验。只有勇敢面对现实、积极应对挑战,才能在逆境中成长,获得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整首诗构思独特、意象生动、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它也启示我们,无论生活如何艰辛,都要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勇往直前地追求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