溟蒙花寺隔烟萝,铃语宵深唤客过。
走壁龙蛇镫影动,傍檐鸟雀树阴多。
旧游人已随云散,壮岁心还与墨磨。
浊酒半壶禅榻稳,打门无赖是风婆。
书城南寺壁
溟蒙花寺隔烟萝,铃语宵深唤客过。
走壁龙蛇镫影动,傍檐鸟雀树阴多。
旧游人已随云散,壮岁心还与墨磨。
浊酒半壶禅榻稳,打门无赖是风婆。
注释:
溟蒙(míng méng): 水波泛动的样子,这里指云雾弥漫。
铃语:寺院中僧人敲击木鱼的声音。
屐(jí): 一种木制的鞋。
屐齿:即屐底的齿儿,借指行脚僧行走的脚印。
“旧游”三句:意谓往日同游之人如今都已离去,只有自己仍然保持着当年那种豪迈之情,用笔墨来磨砺自己的志向。
“浊酒”二句:意思是我喝着浊酒,安顿在禅床之上,任凭风雨婆娑地敲打着我的禅房。
赏析:
这首七言律诗写于诗人晚年,当时他已辞官退居乡间,过着清贫而恬静的生活,这首诗就是他在南寺壁上所题的。
首联两句,描绘了诗人当年游览南寺时所见的景物。“溟蒙花寺隔烟萝”,是说在蒙蒙的雾气笼罩下的寺庙,花木掩映,宛如仙境;“铃语宵深唤客过”,是说深夜里传来的寺中的铃声,仿佛是在呼唤游客前来参观。这两句话既写出了南寺的环境幽雅,又写出了诗人对南寺景色的喜爱之情。
颔联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当年游览南寺时的所见、所感。“走壁龙蛇镫影动”,是说当诗人走在墙壁上时,犹如置身于龙蛇之间,脚下的灯笼在光影中跳动;“傍檐鸟雀树阴多”,是说诗人站在屋檐下,抬头望去,只见树上栖息着许多鸟儿,它们在树荫中欢快地歌唱。这两句既表现出南寺建筑的独特风格,又显示出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颈联两句,回忆了过去与友人一起游览南寺的情景。“旧游人已随云散”,是说那些曾经一起游玩的朋友们已经随着云霞一起消散了;“壮岁心还与墨磨”,是说虽然年岁已高,但心中仍然保持着年轻时的那种豪情壮志,用笔墨来磨砺自己的志向。这两句既写出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也表现出诗人对自己人生态度的坚定信念。
尾联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南寺和山水风光的喜爱之情。“浊酒半壶禅榻稳”,是说诗人端着半壶浊酒,安顿在禅床上,任凭风雨婆娑地敲打着他的禅房;“打门无赖是风婆”,是说尽管风雨交加,但诗人依然悠然自得,享受着这份宁静与惬意。这两句既表现出诗人对山水风光的喜爱,也显示出诗人对生活的态度——顺其自然,不受外界干扰。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含蓄,通过对南寺和山水风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诗人还通过回忆往昔与友人一起游览南寺的情景,以及抒发自己对人生态度的坚定信念,使整首诗更加富有哲理性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