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粉飘零尽,我来邗上迟。
秋光闲引蝶,新竹翠于眉。
风月晴湖棹,文章太守祠。
五亭桥畔望,心事败荷知。

下面是对《游平山堂》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赏析:

  1. 原诗
    金粉飘零尽,我来邗上迟。
    秋光闲引蝶,新竹翠于眉。
    风月晴湖棹,文章太守祠。
    五亭桥畔望,心事败荷知。

  2. 译文
    金粉飘散已无处寻觅,我来到扬州已是晚了。
    秋天的阳光下悠闲地引动蝴蝶,新长的竹叶青翠欲滴。
    在晴朗的天气里划着船桨游览湖光山色,文采飞扬的太守祠堂矗立其中。
    五亭桥畔眺望,心中的种种愁绪如同枯萎的荷花般清晰可见。

  3. 赏析

  • 金粉飘零尽,我来邗上迟: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自己能够来到这里的惊喜和期待。这里的“邗上”指的是扬州,而“迟”则传达了诗人对于这次旅行的珍惜和重视。
  • 秋光闲引蝶,新竹翠于眉: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日画面,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和心情。这里的“秋光”不仅指秋天的阳光,也象征着诗人的心情,而“闲引蝶”则展示了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 风月晴湖棹,文章太守祠:这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扬州景色和文化的赞美。“风月”通常用来描述自然美景,而“晴湖棹”则暗示了诗人在湖边划船的情景,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文章太守祠”则表明了这个位置是文化名胜,凸显了诗人对此地文化的尊重和欣赏。
  • 五亭桥畔望,心事败荷知:这两句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人在五亭桥畔远眺,心中的种种思绪如同枯萎的荷叶一般,既显得孤独又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这里的“心事败荷知”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游平山堂》不仅是一首描写扬州美景的诗歌,更通过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文化和自然的热爱与感悟。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清代诗歌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