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泊青县

墓树丛鸦闹晓更,周遭小市簇孤城。
倒流水激鱼儿上,过渡人稀艇子横。
归去诗情殊跌宕,春来酒量亦峥嵘。
个中便得江山助,可是工夫次第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晓泊青县》是清代诗人吴之振创作的七言律诗,此诗通过描绘清晨的景象和诗人的内心感受来表达其对自然景色的感悟以及内心的情感变化。具体分析如下:

  1. 诗歌背景与作者
  • 作者简介:吴之振,字孟举,号橙斋,又号黄叶村农,浙江石门人。康熙时贡生,官内阁中书,后归隐。他性格坦率豪爽,淡泊于名利,家有名园“黄叶村庄”,因自号“黄叶村农”。
  • 创作时期:此诗的创作时间不详,但据记载吴之振为清康熙时期文人,因此可以推测该诗应产生于清朝康熙年间。
  1. 诗歌原文与鉴赏
  • 诗句解读:诗中写道“墓树丛鸦闹晓更”,描述了一幅清晨时分墓地上乌鸦啼叫的景象,增添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周遭小市簇孤城”则描绘了城市周围的景象,显得有些萧条而冷清。
  • 情感表达:诗中的“倒流水激鱼儿上”,“过渡人稀艇子横”,表现了诗人在这样一个宁静的清晨,感受到的自然之美及其所带来的内心平静或某种失落感。“归去诗情殊跌宕,春来酒量亦峥嵘”,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活的态度和心境的转变。
  1. 文学意义与价值
  • 文化价值:作为一首描写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感情的文学作品,《晓泊青县》不仅展示了吴之振对自然美的敏锐观察和深刻理解,也反映了他独特的情感世界和人生观。
  • 艺术成就:吴之振的这首诗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尤其是在使用自然意象来表达情感方面,显示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超的艺术技巧。
  1. 与其他作品比较
  • 时代对比:吴之振的《晓泊青县》与同期的其他著名文学作品相比,展现了他独特的风格和视角。与其他同时代的文人相比,吴之振的诗歌可能更加含蓄、内敛,体现了其特有的审美追求和人生哲学。
  • 地域影响:由于吴之振来自浙江石门,这首诗也反映了该地区的文化特点和地方风情,使得诗歌具有了更浓厚的地域色彩。
  1. 社会影响与评价
  • 读者反响:《晓泊青县》一经发表,便受到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好评。许多现代读者在欣赏这首诗时,也能体会到其中所蕴含的深厚情感和对生活的独到见解。
  • 学术评价:在学术界,吴之振的这首诗同样受到了高度评价。研究者们普遍认为,吴之振在这首诗中展现出的艺术才华和深刻的思想内容,为其赢得了“康熙时最有名山林诗”的美誉。

《晓泊青县》不仅是吴之振个人创作风格的体现,也是清朝文人文化心态的一种反映。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理解和学习,人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吴之振的个人情感世界,也能够从中汲取到关于人生态度和艺术追求的宝贵智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