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昏酒醒。听尽更钲愁倚枕。鼠啮残书。扶倦披衣起自驱。
风敲林雨。滴碎离心天未曙。汝在天涯。我是居家似离家。
减字木兰花 · 九月廿三夜营睡不成,枕上口占寄岚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减字木兰花·九月廿三夜营睡不成,枕上口占寄岚屏》是何振岱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同时也蕴含了作者在军营中的生活状态与内心感受。通过这首词,人们可以窥见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某些特征,以及那个时代文人的情感世界。
何振岱(1867-1952),字梅生,一字心与,福建闽县(今福州)人。他是光绪二十三年(1897)的举人,也是闽派诗人之一。作为一位诗人,何振岱的创作涉及诗歌和散文,他的诗作多表达了对故乡和亲朋的深情怀念。何振岱的文学创作不仅具有浓厚的个人情感色彩,同时也折射出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和时代精神。
《减字木兰花》是一种古典词体,其结构较为简洁,易于抒情,非常适合表达诗人的内心世界。该词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物情绪的描绘,传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和孤独之感。特别是结尾两句“汝在天涯,我是居家似离家”,表现了诗人对于远方亲人的牵挂和自身身处异乡的无奈感受。
从文学史的角度来看,《减字木兰花·九月廿三夜营睡不成,枕上口占寄岚屏》也体现了清末民初文人的精神状态和社会环境。在那个动荡的时代背景下,许多文人都面临着生活和情感的双重压力,他们通过诗歌、散文等文学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并寻求心灵上的慰藉。
《减字木兰花·九月廿三夜营睡不成,枕上口占寄岚屏》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它更是一部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意义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词的深入解读,读者不仅可以欣赏到古代文人的文学才华,还可以从中感受到那个时代的历史变迁和人们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