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萼红 · 蝶

隔帘栊。有春驹款款,闲衬夕阳红。绮性柔多,粉衣薄惯,前身元是幺虫。双飞也、成团忒好,怎瞥见、分翘又西东。冷苑裙罗,故王画本,漫话前踪。
天与腰身不定,甚暂依寒叶,还掠芳丛。舞絮生涯,落花心绪,何堪诉向东风。叹飘零、年华轻逝,剩痴迷、一梦老秦宫。肯信冲霄皎鹤,千载乔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一萼红·蝶》是南宋著名词人姜夔创作的咏梅词,这首词作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下面将详细介绍《一萼红·蝶》:

  1. 作者介绍
  • 姜夔的生平与时代背景:姜夔(约1155年—约1221年),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是北宋末期到南宋初年的重要词人,他的一生经历了南宋初期的政治动荡和民族危机,这使得他的词作具有深厚的历史感和深沉的民族情感。
  • 姜夔的词作风格:姜夔的词风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他善于用自然景象来表达内心情感,擅长于通过细腻的描写来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词作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和情感内涵。
  1. 作品原文
  • 橘幽篁,一径深曲。穿径而南,官梅数十株,如椒、如菽,或红破白露,枝影扶疏。著屐苍苔细石间,野兴横生,亟命驾登定王台。
  • 林间有路,人家隐映于竹树之间。石磴纡余,上至山椒。风帘翠幕,晚云低护修竹。盘涡平远,白石圆转,清流发源。
  1. 艺术特色
  • 意象描绘:姜夔在《一萼红》中使用了大量的意象和比喻,如“橘幽篁”、“穿径而南”等,通过这些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深远的氛围。同时,词中运用了丰富的色彩和动态描写,如“红破白露”、“晚云低护修竹”,使得整个画面生动而富有诗意。
  • 对比手法:在《一萼红》中,作者通过对“金笼”与“林间”、 “锁”与“自在”等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束缚的批判,这种对比手法增强了词作的艺术感染力。

《一萼红·蝶》作为一首具有深刻历史意义和美学价值的作品,不仅展现了姜夔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素养,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对于爱好诗词艺术的人来说,学习和欣赏《一萼红·蝶》不仅能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还能深入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