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风行,伤饥灶也

凄风细雨何连绵?昼暗如夜飞湿烟。几千万家东海边,六七十日无青天。
生计断绝,老人幸先就下泉。孩提无襦,长随母眠;
阿母眠醒,腹馁不得眠。壮者起望西邻,乞食尘市,不复来还。
回望东邻,八口闭柴扉,扉外青草春芊芊。水响溅溅,鬼泣涟涟。
官长惄然,分俸籴谷,更日夕劳苦,劝富户各出籴谷金钱。
富户踟蹰聚议,此户彼户,一斛两斛商量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凄风行,伤饥灶也》是清代吴嘉纪创作的一首著名诗作。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内涵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以及人民在困境中的苦难生活。以下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背景:《凄风行,伤饥灶也》的作者是吴嘉纪,他生活在清朝乾隆年间,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和深刻的思想内容,被后人誉为“清初之冠”。他的文学作品不仅在当时广受欢迎,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诗歌原文:诗篇中描述的是一幅凄凉的画面,细雨绵绵,昼暗如夜,天空阴沉,仿佛连日不见阳光。成千上万的家庭都遭受了生计的困难,老人甚至先于子女就地安葬。儿童没有衣服穿,只能随着母亲一起睡觉,而母亲醒来时,他们因饥饿无法入睡。壮年男子则起来望向西边,希望从邻居那里寻求帮助,但回来的人越来越少,最终无家可归。这首诗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和生动的比喻,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生活。
  3. 诗歌赏析: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物命运的描述,展现了一个社会大背景下的小家庭的生活状态。诗中的天气变化象征着政治和社会的不稳定,而家庭中的困境则反映出底层民众生活的艰辛。吴嘉纪通过这首诗深刻地表达了他对时代的忧虑以及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伤饥灶也》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生活状况。这首诗的艺术价值在于其深刻的社会意义和精湛的艺术表现,是研究清代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宝贵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