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窗寒 · 消寒

冻雪拳鸦,深松隐鹤,绮窗风紧。貂茸护暖,减了弄妆清兴。问园梅、开将未开,小阑浅压苔枝冷。忆六朝山色,愁娥难画,峭寒同警。云影。
西楼暝。正酒熟枫根,笛飘竹径。灯帘自倚,销得玉釭兰烬。怕窥檐、霜月半棱,夜阶渐觉遥漏静。且围炉、小试龙团,也胜椒花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琐窗寒·消寒》是宋代词人周邦彦的作品

周邦彦作为北宋末年的著名文人,其词作在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不仅精于音律,还擅长文学创作和音乐理论的研究。周的词作以其深邃的艺术内涵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著称,其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与变迁,以及个人的情感体验与哲思。其中,《琐窗寒·消寒》便是一首典型的代表,这首词不仅展示了作者的词才,同时也表达了深沉的感慨与孤独。

周邦彦的词作往往将情感、景象和哲理融为一体,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复杂的思想情感。在《琐窗寒·消寒》中,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季的景象,如“冻雪拳鸦”,“深松隐鹤”,这些生动的自然意象衬托出了词人内心的孤寂与寒冷。同时,词中的“貂茸护暖,减了弄妆清兴”一句,更是将读者带入一个冷清而优雅的意境中。

词中还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拟人化手法使得自然景物仿佛有了生命,增强了词作的表现力。例如,“问园梅、开将未开,小阑浅压苔枝冷”,通过询问梅花是否开放,来反衬词人的孤寂与对春天的向往。

《琐窗寒·消寒》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象的词作,更深刻地反映了词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通过对这首词的分析,可以更深入理解周邦彦在艺术上的造诣以及他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