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亡友陈君狱仙一首

丈夫谁不死,一死竟何名。
麡角非时出,鸿毛落地轻。
豪疑湖海气,交乏劝规情。
春草茫茫绿,无端哭贾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哭亡友陈君狱仙一首》是清代诗人吴曾祺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下面对这首作品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吴曾祺,字抱一,号仓海子,又号茶山居士,清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其诗歌创作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尤其擅长写景抒情,以清新脱俗见长。他的诗歌不仅在清代产生了广泛影响,也受到了后世读者的喜爱和推崇。
  2. 诗歌原文:丈夫谁不死,一死竟何名。麡角非时出,鸿毛落地轻。豪疑湖海气,交乏劝规情。春草茫茫绿,无端哭贾生。
  3.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主题深刻地反映了人生无常和对死亡的感慨。首句“丈夫谁不死”直接表达了人生的脆弱和生命的短暂,而次句“一死竟何名”则进一步探讨了死亡后人们如何被记住或遗忘的问题。接着三至六句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沉思考和对友人陈君的深情悼念。最后两句“春草茫茫绿,无端哭贾生”更是将诗人的悲痛之情推向高潮,贾谊的典故暗示了诗人对陈君生前才华与志向的怀念,以及对其去世的哀悼。
  4. 艺术手法:这首诗的艺术手法非常巧妙。如用典手法,借用贾谊典故表达哀悼之情;情景交融,既描写了自然景物,又表达了人物情感;语言简练,却意蕴深远。这些手法的运用使得整首诗既有画面感又有情感深度,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他所处的时代背景。

《哭亡友陈君狱仙一首》不仅是清代诗歌的杰作,也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珍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可以了解到作者吴曾祺的创作风格和技巧,还可以深入理解中国古代文人对于生死观和友情的深刻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