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北尽头,番居之所纪。
远者旬日期,近者一望止。
内地闽安洋,扬帆日暮抵。
全台重北门,锁钥非他比。
闻昔王师来,负固犹未已。
惧发阴平师,先截长江水。
降旗出石头,铁锁亦奚裨。
空亡五镇兵,鬼队阴风里。
大遁八里坌,两山自对峙。
中有干豆门,双港南北汇。
北港内北投,磺气喷天起。
泉流势胜汤,鱼虾触之死。
浪泵麻小翁,平豁略可喜。
沿溪一水清,风被成文绮。
溪石亦恣奇,高下参差倚。
逾岭渡鸡笼,蟒甲风潮驶。
周围十馀里,其番称姣美。
风俗喜淳良,鱼盐资互市。
南顾蛤仔难,北顾金包里。
突入红毛城,顾似东流砥。
南港武朥湾,科藤通草侈。
摆接发源初,湜湜水之沚。
隔岭南龟仑,南嵌收臂指。
鸡柔大遁阴,金包傍山矶。
跳石以为梁,潮退急如矢。
山鹿虽无多,海菜色何紫。
又有小鸡笼,依附在密迩。
凡此淡水番,植惟狗尾黍。
山芋时佐之,原不需大米。
近日流亡多,云欲事耘耔。
苟其愿躬耕,何处无桑梓。
窜身幽谷中,毋乃非常理。
大社虽八名,小社更累累。
各以近相依,淮泗小侯拟。
通事作头家,土官听役使。
通事老而懦,诸番雄跅弛。
何以尽倾心,圣朝声教底。
我行至此疆,俯伏而长跪。
羊酒还其家,官自糗粮峙。
殷勤问土风,岂敢厌俚鄙。
淡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三月春风》读后感
《三月春风》,鱼淡的网络小说作品,在晋江文学网上发表。它的内容似乎充斥着陈词滥调,文笔平庸无华,但正是因为这样的情节,作者才选择自己为之倾注心血去创作,这或许可以看作是一种自娱自乐的方式吧。虽然我不太能从作品中找到穿越的线索,但我依然认为,这应该算是一个穿越的故事。
淡水文学社,成立于2006年,由吴逸凡一手创办,这个社团以九零后为主题,为国内的九零后文学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在这个大家庭里,所有新加入的成员都将融入新的环境,一起发展,没有隔阂和芥蒂。
晏几道的《临江仙·淡水三年欢意》是一首描绘友情与离别的词作。这首词通过描写颖昌三年的离别之情,展现了作者对友人深厚的情感。尽管这次的离别让人感到伤感,但词人却用云鸿相约,烟雾弥漫的意境来表达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三月春风》、淡水文学社和晏几道的《临江仙·淡水三年欢意》都展示了文学作品在不同领域的多样性和深度,它们各自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活、友情和爱情的独特见解和感悟。这些作品不仅仅是文字的组合,更是心灵与情感的交流,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得到共鸣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