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泊龙江

飘泊终何事,征帆日趁流。
鸟飞江驿暮,人到石城秋。
市火浮孤棹,渔歌出远洲。
停沽休借问,长记柳边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舟泊龙江》是清代诗人吴屯侯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龙江停泊的所见所感。下面将详细介绍文学作品《舟泊龙江》:

  1. 作者简介
  • 作者生平:吴屯侯,字符奇,嘉定人,明代武举。入国朝为诸生,有《西亭诗》。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初时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国家兴亡的感慨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1. 诗歌原文
  • 诗句内容:飘泊终何事,征帆日趁流。鸟飞江驿暮,人到石城秋。市火浮孤棹,渔歌出远洲。停沽休借问,长记柳边楼。
  • 注释与解释:《舟泊龙江》是一首五言律诗,通过简洁的文字表达了作者对江南水乡景色的欣赏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其中“停沽休借问,长记柳边楼”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思念和对过往历史的回顾。
  1. 艺术特色
  • 意境描绘:诗人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画面,既有自然的美景,也有人的情感。
  • 情感表达: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愁和对过去的怀念。
  1. 文化价值
  • 历史价值:作为清代的作品,《舟泊龙江》不仅记录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也反映了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
  • 文学价值:作为一首五言律诗,其在形式上规范严谨,语言简洁明快,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价值。
  1. 现代意义
  • 历史启示:通过对古代诗歌的学习,可以加深对历史文化的理解,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 艺术启示:诗歌中的审美情趣和表现手法对现代人的艺术创作和审美观念有着积极的启发作用。

《舟泊龙江》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它不仅展现了清代诗人吴屯侯的文学才华,也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深刻的历史反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