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台北女优

扫眉才子捋髭须,剧本翻新自可娱。
崇嘏登科居榜首,木兰出塞作征夫。
迷离扑朔难分辨,婀娜温柔合步趋。
看到三更才罢演,下场姊妹听相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观台北女优》并非文学作品,而是清朝时期诗人吕敦礼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舞台上的表演者,通过细腻的文字表达了对艺术表演的欣赏和感受。

吕敦礼(1871~1908),字鲤庭,号厚庵,是台湾的一位诗人和文学爱好者。他的家族背景深厚,其父吕赓虞、叔父吕汝修和吕汝成都是广东寓台举人吴子光的学生,被吴子光誉为“海东三凤”。吕敦礼在晚清时期,曾避居福建。1895年日本占领台湾时,他也曾离开台湾前往福建,不久后返回台湾定居。

《观台北女优》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钗裙成队尽名姝,扮作登场女丈夫。  
战习阵中孙子法,舞轻掌上汉宫图。  
娟娟眉态双弯月,呖呖歌声一串珠。  
著意看来浑入妙,雌雄两兔辨模糊。  

这首诗描绘了舞台上的表演者们如何以她们的姿态和才艺吸引观众,展现了女性在传统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其中,“钗裙成队尽名姝”意味着众多女性身着华丽的装束,如同队列般整齐排列;“扮作登场女丈夫”,则是指她们扮演起男性角色,展现出英勇或刚毅的形象。

吕敦礼通过这首诗传达了一种对传统戏曲文化的赞美和对女性才华的认可。在清朝末年的台湾社会背景下,这样的文学作品不仅是对当时文化的一种记录,也是对历史的一种见证。它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文化观念以及人们的审美情趣。

《观台北女优》作为清朝末年诗人吕敦礼的作品,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现代文学作品,但它通过诗歌的形式记录了一个时代的风情,体现了作者对艺术表演的热爱和对女性才华的赞赏。这首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是研究清朝晚期台湾文化和社会的重要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