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周宝镫

多生定拟蕊珠仙,此日风流更宛然。
几见名姬为紫玉,欣逢佳偶即青莲。
香心似雪姿尤丽,秀句惊人骨亦妍。
最喜麟儿抛枣栗,书声共映绿窗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周宝镫》是一首清朝时期吴彩霞创作的古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作者简介
  • 吴彩霞,字鹃红,一字冰轮,江苏无锡人。龚廷祥女,工书画。嫁陈氏,婚姻不和谐,故语多凄怨。
  • 龚静照,字冰轮,清代诗人、画家。与吴彩霞有深厚的艺术交流与情感联系。
  1. 诗歌原文
  • 几见名姬为紫玉,欣逢佳偶即青莲。
  • 香心似雪姿尤丽,秀句惊人骨亦妍。
  • 最喜麟儿抛枣栗,书声共映绿窗前。
  1. 诗歌内容解析
  • “几见名姬为紫玉,欣逢佳偶即青莲”:通过“名姬为紫玉”和“佳偶即青莲”表达了对美好姻缘的向往与赞美。
  • “香心似雪姿尤丽,秀句惊人骨亦妍”:形容女子的美丽如同冰雪般纯洁,其诗句之妙令人惊叹,连骨头也显得格外美丽。
  • “最喜麟儿抛枣栗,书声共映绿窗前”:这里的“麟儿”可能指的是作者的孩子,通过孩子抛洒枣子的动作,形象地展现了家庭的温馨与快乐,书声在绿色窗户前回荡,营造出一种宁静的学习环境。
  1. 文学赏析
  • 此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人物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作者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家庭幸福的美好祝愿。
  •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紫玉”和“青莲”分别代表了美好的姻缘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 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无论是对美好姻缘的赞美还是对孩子的关爱,都体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境界。
  1. 文化背景
  • 此诗创作于清朝时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和审美观念。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当时文人墨客对于家庭生活和个人修养的追求。
  • 清初文人雅集活动较为频繁,许多文人通过诗词歌赋来表达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这种文化背景也为《赠周宝镫》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赠周宝镫》不仅是一部优美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部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作品。它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家庭幸福的珍视。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也是对那个时代社会风貌的深刻反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