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静照
解析及译文 第一句:药房新咏气如芬,柳絮名高自不群。 - 注释:在药房中新近创作的诗歌散发出芬芳的气息。 - 赏析:诗人在这里通过药房这个背景,象征性地表达了创作过程中的灵感与创新。同时,用“柳絮”比喻其作品清新脱俗,与众不同。 第二句:握管独吟诗博士,画眉争识女参军。 - 注释:独自手持笔杆吟诵着博士级别的诗歌。 - 赏析:此处描绘了一位学者形象,他以博士之姿,手持文房四宝(管、笔
【注释】 春昼淹淹,春愁脉脉:春天的白昼很漫长,春天的忧愁像脉搏一样跳动。 娇黄媚紫都非:鲜艳的黄色和紫色都不是真正的春天。 韶华几许,九十半成违:美好的青春年华只剩下一半了。 风暖水纹如皱,凭栏处、漫浸芳菲:微风轻拂水面,水波荡漾,仿佛是美人的裙摆。 残梦醒,云迷雾锁,何处见馀晖:梦中醒来,只见云雾缭绕,哪里能找到余晖的影子。 追思,曾玩赏,旧时情事:回想那些曾经游玩赏花的时候。 珠泪频挥
【注释】 1. 醉花阴:唐教坊曲名,又名“月华清”。 2. 粉窖眠香红串泪:用“粉窖”比喻人的青春年华,“香红串泪”形容女子的娇艳容颜。 3. 被冷叠鸳鸯:指夫妻共眠时,被子紧挨着身体,就像叠放在一起的鸳鸯。 4. 有梦何曾:意思是说,即使有梦,也无法安慰自己。 5. 碧云冉冉黄花地:碧云指的是天空中的白云,黄花地是指秋天的景色。 6. 半晌披帷起:半醒时打开窗户,起身活动。 7. 担受峭寒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五律。下面是逐句的释义与译文,以及必要的注释: 第1-2句: “已觉烟消暮雨残,洛阳三月倩谁看。” 注释: - "烟消":形容暮雨消失后的景象。 - "暮雨残":暗示了暮雨的消散和结束。 - "洛":洛阳的古称。 - "阳":这里指春天。 - "倩谁看":询问谁能欣赏这洛阳三月的美丽景象。 第3-4句: “红香暖日流云散,青冢黄昏泣露寒。” 注释: -
七夕大雨 匝岁离多泪已盈,化为甘雨溢花茵。 注释:整年分离,泪水已满;化为甘甜的雨水,滋润着鲜花和草地。 纵生天上犹天忌,始信人间事有因。 注释:即使生活在天上,也受到天帝的忌惮;终于相信世间的事都是有原因的。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牛郎织女每年只能在七夕相会的悲凉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爱情忠贞不渝的赞美。诗中运用了象征手法,将“泪水”比喻为“甘雨”,既点明了主题,又增添了诗意
七夕节下雨 天上的织女也怜悯人间,这天上的人下凡来与牛郎相会。 牛郎织女在天河的两岸分居两处,他们隔着天河不能相见。 喜鹊搭桥让牛郎织女相会,但恐怕有诈
春昼淹淹,春愁脉脉,娇黄媚紫都非。韶华几许,九十半成违。风暖水纹如皱,凭栏处、漫浸芳菲。残梦醒,云迷雾锁,何处见馀晖。 追思,曾玩赏,旧时情事,珠泪频挥。渐看看成病,减却香围。又是清明过也,空赢得、绿惨红稀。如萍燕,东西漂泊,不解认人归
天也怜人负此辰,雨沈河影浸云茵。 双星两地分南北,乌鹊填桥恐未真。
已觉烟消暮雨残,洛阳三月倩谁看。 红香暖日流云散,青冢黄昏泣露寒。 竞逐钿钗春未减,暗窥妆镜泪初干。 匆匆何似休归去,回首连天红雨漫
龚静照是清代著名诗人,字鹃红,一字冰轮。她出身于清江苏无锡,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和诗人。 龚静照不仅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书画家,还是一位深具艺术天赋的诗人。她的诗作以表达个人情感为主,其中尤以《永愁人集》最为著名。这些作品中蕴含了对人生、爱情和社会变迁的深刻思考。龚静照的诗作展现了她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情感表达能力,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她在面对人生苦乐时所展现出的情感深度。 在龚静照的婚姻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