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觉烟消暮雨残,洛阳三月倩谁看。
红香暖日流云散,青冢黄昏泣露寒。
竞逐钿钗春未减,暗窥妆镜泪初干。
匆匆何似休归去,回首连天红雨漫。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五律。下面是逐句的释义与译文,以及必要的注释:
第1-2句:
“已觉烟消暮雨残,洛阳三月倩谁看。”
注释:
- “烟消”:形容暮雨消失后的景象。
- “暮雨残”:暗示了暮雨的消散和结束。
- “洛”:洛阳的古称。
- “阳”:这里指春天。
- “倩谁看”:询问谁能欣赏这洛阳三月的美丽景象。
第3-4句:
“红香暖日流云散,青冢黄昏泣露寒。”
注释:
- “红香”:指花朵散发出的香气。
- “暖日流云”:阳光温暖,云彩流动,形容天气晴朗。
- “青冢”:指坟墓上的青色草堆。
- “黄昏泣露寒”:傍晚时分,草堆因露水而显得凄冷,仿佛在哭泣。
第5-6句:
“竞逐钿钗春未减,暗窥妆镜泪初干。”
注释:
- “钿钗”:古代妇女头上的装饰物,常用金或银制成。
- “竞逐”:争先恐后。
- “春未减”:春天的魅力仍然未减。
- “暗窥妆镜”:偷偷地观察自己的妆容。
- “泪初干”:泪水刚刚停止流淌。
第7-8句:
“匆匆何似休归去,回首连天红雨漫。”
注释:
- “匆匆”:匆忙的样子。
- “何似”:何尝像、不如的意思。
- “休归去”:不要回去。
- “回首连天红雨”:回头看时,天空中正下着连绵不断的红色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末时节,洛阳城的美丽景色和游人的情感状态。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落花飘零、春色渐衰的画面,同时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留恋。诗中的景物描写生动形象,尤其是对洛阳三月的描绘,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深深的怀旧之情。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