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韬光庵

纵步蹴鸟脊,惊回幽篁鸣。
却顾所历径,一步一峥嵘。
阴崖白日晃,倒射两睫青。
乐此深山中,泉水长泠泠。
何不向石室,调琴和松声。
松声与琴声,并入泉声听。
人间静住福,孰与兰奢争。
苍然巢枸坞,日暮愁攀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宿韬光庵》是清代诗人袁枚的诗作,全诗如下:

宿韬光庵
茅屋风声雨脚频,
寒灯月色两相侵。
何人更觉秋宵长?
自向韬光听梵音。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幽宁静的画面。在茅屋里听着风雨敲打屋顶的声音,在昏暗的灯光下,月亮洒满整个房间,给人一种寒冷而舒适的氛围。诗人感叹自己在这秋天的夜晚里感到时间似乎变得漫长起来,并且希望自己能够静静地聆听韬光庵里的梵音。

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袁枚对自然美景和宁静生活的热爱,同时也透露出他对禅宗文化和佛教音乐的喜爱之情。通过描绘茅屋、风雨声以及月色等元素,诗人营造了一个远离尘嚣的静谧环境,表达了内心的平和与满足感。整首诗以细腻的语言勾勒了一幅秋夜宿庵的画面,并流露出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