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椿寺夜坐对月同仲潜作

爱寂投僧宿,君来亦不还。
残春生静夜,明月老空山。
幽境能相许,尘心自不闲。
淡然同小坐,风叶打柴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长椿寺夜坐对月同仲潜作》是宋代诗人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共四句:

「长松偃蹇拂檐牙,石上泉声咽复咽。」

「一滴清光洗人骨,满空明魄照孤娃。」(注:娃:古代对女子的称呼)

「何年得结千年果?此地应非一日花。」

「莫怪醉吟无好句,只愁白发坐相催。」

这首诗描绘了长松偃蹇、石上泉声和月光洒满大地的画面,并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自然美景的感慨。

  1. 长松偃蹇拂檐牙:长松高耸入云,枝叶繁茂,伸展到屋檐之下。
  2. 石上泉声咽复咽:泉水从石缝中流出,声音低沉而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