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栏人 · 陌上

陌上花开烟景稠,折得花枝红在手。将花却自羞。
惹东风,吹不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凭栏人·陌上》是清代诗人吴绮的作品。吴绮,江都(今江苏扬州)人。他的生活和仕途较为复杂,在顺治十一年(1645年)贡生、荐授弘文院中书舍人之后升任兵部主事、武选司员外郎等职。下面将简单介绍这首诗的文学价值:

  1. 诗歌背景:此作创作于清康熙年间,当时吴绮担任湖州知府。他在任上以多风力、尚风节而闻名,被时人称为“三风太守”。这样的背景为《凭栏人·陌上》这首作品增添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2. 艺术特色

  • 意象生动:《凭栏人·陌上》中“陌上花开烟景稠”一句,用“陌上”这一地点名词引出了春天的景象,“花枝红在手”则描绘了人物与花朵互动的生动画面,使得诗句不仅具有视觉美感,也富有情感温度。
  • 语言精炼:吴绮的语言精炼而含蓄,如“惹东风,吹不休”中的“惹”和“吹”字的使用非常巧妙,表达了春风的不期而至和持久不息,既显示了春意盎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1. 文化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春天常常象征着生机与希望。吴绮通过《凭栏人·陌上》这一诗作,传达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的意境还反映了作者本人的人生态度和审美追求。

  2. 教育价值:吴绮的诗作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也是研究清代文学和地方文化的重要资料。其作品对于现代读者而言,不仅能够欣赏到优美的古诗文,还能从中汲取生活的智慧和心灵的慰藉。

《凭栏人·陌上》不仅是吴绮个人创作的代表,更是清代诗歌艺术的一个缩影。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为流传至今的经典之作,值得人们细细品味和深入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