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恰黄鹂鸣远村,凄凄客子暗消魂。
梨花细雨小寒食,杨柳春风孤店门。
不尽长江浮旅梦,无情芳草送王孙。
明当匹马摇鞭去,回首天涯是故园。
南行途中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吴询是《南行途中作》的创作者,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吴询所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描绘了诗人南行途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于故乡和过往岁月的深切情感。下面将详细介绍文学作品“南行途中作”:
作者简介:吴询,字重约,桐城人,是清朝时期的一位文人。他的身份是诸生,意味着他曾通过科举考试,但没有成为正式官员。
诗歌原文:
梨花细雨小寒食,杨柳春风孤店门。
不尽长江浮旅梦,无情芳草送王孙。
明当匹马摇鞭去,回首天涯是故园。诗意解析:《南行途中作》中,吴询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景与旅途中的孤独感。诗句“梨花细雨小寒食,杨柳春风孤店门”通过对梨花细雨和小寒食的描述,营造出一种凄清而又不失生机的氛围;而“杨柳春风孤店门”则形象地表现了旅途中的寂寞与等待。
文学价值: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悟,还体现了他对故乡和过往岁月的怀念。它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传达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使得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文化背景:作为清朝时期的诗人,吴询的生活环境和时代背景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侧面,比如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旅途的感悟。
《南行途中作》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诗歌,其作者吴询用简练而有力的语言,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与对过往时光的追忆。这首诗不仅是文学上的佳作,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