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淡水社

遥遥上淡水,草色望凄迷。
魑魅依山啸,鸱枭当路啼。
茅檐落日早,竹径压风低。
岁暮犹春意,花香趁马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上淡水社》是一首描绘台湾清治时期特定社群生活和环境的诗歌,由宋永清创作,体现了该社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环境

这首诗描绘了台湾淡水河畔的秋日景色。在诗中,诗人通过对上淡水社自然环境的描述,展现了一幅远离尘嚣、充满诗意的画面。首句“遥遥上淡水,草色望凄迷”便为读者勾勒出了一片宁静而又略带萧瑟的氛围。随后,“魑魅依山啸,鸱枭当路啼”两句通过生动的比喻,表达了社区内生物的活动与声音,增加了诗歌的动态感和生活氛围。

诗中还描述了社区居民的生活方式。如“茅檐落日早,竹径压风低”,描绘的是傍晚时分,夕阳斜照于茅檐,竹径被微风轻抚的景象,反映了社区居民朴实无华的生活状态。这种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使得诗歌不仅仅是对风景的描绘,更是一种对当时社会风貌的反映。

《上淡水社》作为文学作品,不仅是对一个历史时代的见证,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与发扬。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和理解,不仅能感受到作者宋永清深厚的文学功底,还能从中领悟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