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连环·同青藜纬云彦吉小饮旗亭观剧’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一首词作。以下是对该作品的介绍:
创作背景:这首词写于南宋理宗淳熙八年(1181年)春,作者在江西临川任职期间,与朋友同赴宴席,观看了戏剧表演。
原文:
解连环 · 同青藜纬云彦吉小饮旗亭观剧
青藜高阁,看剧谈心,酒入愁肠。问人间何处,可有闲人?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台、夜冷吹箫,扬州梦、秋尽归燕。空余旧约三生石,未抵鸳鸯比翼连。
词牌名:此词为《解连环》词牌。
内容解析:
- “解连环”:取自唐代李益的《从军北征》,原意指解开结环,象征解除忧愁。这里用作词牌名,暗示着整首词要表达一种解脱与放下的心情。
- “青藜”:即指青藜阁,位于江西临川,此处借代作者所在地。
- “看剧谈心”:指观看戏剧的同时进行对话和思考,反映了当时文艺生活的一种风尚。
- “酒入愁肠”:酒入愁肠,形容饮酒可以缓解忧愁,但同时也暗示了酒后可能带来的烦恼和忧愁。
- “问人间何处,可有闲人?”:这句表达了对于世间繁华背后,是否还有真正闲暇之人的疑问,反映出作者对于世态炎凉的感慨。
- “月落乌啼霜满天”: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带有一丝凄凉的景象,夜晚的寂静与霜降的氛围相结合,增添了词中的哀愁色彩。
- “江枫渔火对愁眠”:江边的枫树和渔船上的灯火,共同营造了一种孤独和寂寞的感觉。
- “姑苏台、夜冷吹箫”:提到了苏州的姑苏台,以及在寒冷之夜吹箫的情景,象征着离别和思念。
- “扬州梦、秋尽归燕”:扬州曾是繁华之地,如今秋天已深,归雁南飞,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现实的无奈。
- “空余旧约三生石,未抵鸳鸯比翼连。”:这里的“旧约”可能指的是前世或前生的约定,而“三生石”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个典故,用来比喻难以改变的命运或深厚的情缘。鸳鸯比翼连则是指鸳鸯成双成对,比喻夫妻和睦恩爱,这里用来形容希望能找到真正的爱情和幸福。
艺术特色:
- 该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色、人物情感和社会现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深刻的思想感情。
- 在艺术表现上,词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象征手法,通过描绘戏剧场景、自然景色等元素,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期许。
- 此外,词中还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闲适、超脱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珍惜。
这首《解连环》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