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忆青门醉。正秋千、翠裙入望,帝城桃李。君向扬州吾湘汉,身与沙鸥无际。感此日、琼枝先寄。别后眠餐应似昔,奈浮云、聚散伤同辈。缄未拆,杂悲喜。
频年泪滴芳兰悴。况天涯、岁华易改,锦鞯俱敝。退谷僧坊留题处,旧事凄凉何已。若天意、定怜才子。潘耒查容无恙在,伴竹垞、老去同烟水。楚江柳,又青矣。
貂裘换酒和朱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貂裘换酒和朱十》是清代诗人李良年的一首古诗,全文如下:“尚忆青门醉。正鞦韆、翠裙入望,帝城桃李。君向扬州吾湘汉,身与沙鸥无际。”此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往昔时光的怀念,更表达了对人生聚散无常的深刻感悟。
李良年,字武曾,浙江秀水人,是清朝著名的诗人,以诗歌见长,其诗作多遵循唐人的格律,且持格律甚严。《貂裘换酒》这首诗,不仅体现了李良年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他对于友情、离别与自然的独到见解。
诗中“尚忆青门醉。正鞦韆、翠裙入望,帝城桃李”这几句,描绘了一幅春天里的场景:一个女子穿着翠绿的裙子在荡秋千,眼中充满了对帝都繁华景象的欣赏。这不仅展现了女子的青春活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暗示了诗人自己曾经拥有的美好时光。
“君向扬州吾湘汉,身与沙鸥无际”两句,更是将诗人的个人命运与广阔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这里的“扬州”、“湘汉”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的故乡或者曾经游历过的地点,而“身与沙鸥无际”则传达出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超然物外的意境。
诗的最后一句“感此日、琼枝先寄。别后眠餐应似昔,奈浮云、聚散伤同辈。缄未拆,杂悲喜。”表达了一种复杂的情感。这里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现实变化无常的无奈。同时,诗人通过“缄未拆”这一动作,似乎也在表达一种期待与不确定,既希望保持联系,又害怕现实的残酷。
李良年的《貂裘换酒·和朱十》不仅是一首表现个人感情的诗作,更是一首蕴含着深厚哲理的文学作品。它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人生聚散、友情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自然之美的热爱。这首诗的价值不仅在于其文学艺术上的成就,更在于其给予读者的深刻启示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