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长 · 晓行

半肩衾枕初寒夜。客舍如船霜在瓦。小灯清,残月下。不耐荒鸡兼枥马。
晓行山入画。一簇衰杨亭榭。记得乡帆初挂。柳絮纷纷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应天长·晓行》是清代李良年的一首诗,以描绘清晨旅途中的自然景色和心境变化为特点。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应天长·晓行》的原文如下:“半肩衾枕初寒夜。客舍如船霜在瓦。小灯清,残月下。不耐荒鸡兼枥马。晓行山入画。一簇衰杨亭榭。记得乡帆初挂。柳絮纷纷下。”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清晨旅途中的景象,以及其内心的感受。
  2. 诗歌赏析:诗中的“晓行”指的是诗人在清晨开始的旅程,而“山入画”则形容了山景的美丽如同画卷一般。通过这些描绘,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
  3. 作者简介:李良年是清代的诗人,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生活细节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美的感悟。他擅长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
  4. 文学地位:这首诗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占有一席之地,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无数读者的关注。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情感。
  5. 创作背景:虽然具体的历史背景资料不多,但可以从诗中感受到一种旅行途中的孤独与思索。诗人可能因某种原因被迫踏上了旅途,这让他有机会更加深入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生活中的各种体验。
  6. 艺术特色:李良年的诗作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和深刻的思想内容而著称。他的作品中,不仅有着丰富的想象力,还有着对现实生活的深刻反映。
  7. 影响评价:此诗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被后人多次引用和赏析。它不仅展示了李良年的文学才华,也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和价值。

《应天长·晓行》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情感内涵的古典诗词,无论是从文学价值还是艺术表现力来看,都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