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登华山书所见’是一首描绘诗人攀登华山并在此过程中有所感悟的诗歌。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 作者简介:李?媖,字玉华,号静虚子,明朝诗人,以擅长写山水田园诗闻名。李?媖生活在一个文人辈出的时代, 他的诗歌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和文人的精神追求。他的许多作品都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以及通过自然景物所引发的人生感慨。
- 诗歌原文:天风袭衣袂,高坐华山顶。皓月坠林峦,涵空水荇影。百舌在墙头,其子在墙根。飞飞拾虫蚁,哺之何殷勤。层台飞观曲相连,彷佛丹梯象外悬。半壁霞生林屋底,八窗云起洞庭前。
- 诗句解析:诗中的“天风袭衣袂”,描绘了诗人感受到的自然之力,风如利刃一般刺入衣衫,使人感受到山风的凌厉和力量感。“皓月坠林峦”则通过月光洒落在山林之中的景象,表现了夜晚的静谧和美丽。“涵空水荇影”形容水面上荇草的影子随着水的波动而变化,增添了一种动态美。“百舌在墙头,其子在墙根”则通过描写鸟儿在墙上筑巢,体现了自然生态的和谐与生生不息。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华山美景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与赞美。
- 文学价值:从文学的角度来看,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厚的情感表达,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华山的壮丽景色,使得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感波动和对自然的深深敬畏。此外,诗中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古代文人对自然之美的一种独特理解和表达。
- 艺术特色:从艺术手法上看,李?媖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拟人化、象征等,使诗歌更加生动有趣。例如,将百舌描述为“其子在墙根”既富有想象力又形象地描绘了鸟类的家庭生活。这种艺术手法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使得整首诗更加引人入胜。
李?媖的《梦登华山书所见》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歌,更是一部充满深意的艺术之作。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热爱,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背景。对于喜爱古典文学的朋友来说,这首诗及其背后的故事值得反复品味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