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六妹

长夜何漫漫,月照室南端。
别离未云几,桂树生秋寒。
西风夜来度,凉绕庭前树。
蕊蕊叶底花,团团叶上露。
花开不相见,花落隔乡县。
出户独彷徨,花前月如练。
月色迥然秋,相望不胜愁。
朝为山中水,日暮出山流。
流波无回澜,夏来若循环。
愿言缄此辞,寄彼凌风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六妹》是清代李长霞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对远方妹妹的深切怀念和无尽的思念。下面将详细介绍文学作品:

  1. 作品概述与作者
  • 作品名称:寄六妹
  • 作者:李长霞
  1. 作品原文
  • 节选:”长夜何漫漫,月照室南端。别离未云几,桂树生秋寒。西风夜来度,凉绕庭前树。蕊蕊叶底花,团团叶上露。花开不相见,花落隔乡县。出户独徬徨,花前月如练”。
  1. 主题内容
  • 离别之情:诗中通过描述夜晚的月光、桂花、落叶等自然景象,以及“花开不相见,花落隔乡县”的表达,反映了诗人对妹妹的深切思念。
  • 季节变化:通过对秋天的描绘,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迁,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1. 艺术特色
  • 情感真挚:诗中充满了浓郁的感情色彩,字里行间透露出诗人对妹妹的深深眷恋。
  • 意象生动:诗中的意象选择和运用极具匠心,如“月如练”,形象地描绘了月光的美丽和清冷,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李长霞生活在清代,这是一个文人墨客辈出的时期,诗歌创作在当时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
  • 个人经历:作为一位科举出身的诗人,李长霞可能经历了多次离别和重逢,这些经历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反映。
  1. 历史意义与评价
  • 文学价值:《寄六妹》以其深情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 后世影响:这首诗不仅在当时受到赞誉,而且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成为后人学习和研究的对象。
  1. 鉴赏方法
  • 品味语言:诗歌的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
  • 体会意境:诗歌的意境深远,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构建了一个既真实又超脱的想象空间。

《寄六妹》是一首具有深厚情感和艺术价值的清代诗歌。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妹妹的深情厚意,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家庭和亲情的重视。这首诗不仅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体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