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岩白云里,师去及春晖。
日晓双峰出,天晴一鹤归。
涧花粉棠艳,山菜刺楸肥。
谁见孤吟罢,松间倚石扉。
送远道人归九仙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远道人归九仙山》是清代李宪噩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对远道行者的祝福与不舍。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旅途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深深眷恋之情。
从内容上讲,《送远道人归九仙山》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远行之人即将离开的场景。首句“西岩白云里,师去及春晖”,描绘了远道人踏上归程时的宁静景象,西岩上的白云似乎在迎接他的到来。随后四句进一步通过“日晓双峰出,天晴一鹤归”,“涧花粉棠艳,山菜刺楸肥”等诗句,生动地描绘了九仙山的自然风光以及当地的物产,既表现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体现了对故乡的深情怀念。最后一句“谁见孤吟罢,松间倚石扉”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去后的孤寂和落寞。
从艺术手法上看,《送远道人归九仙山》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比喻,使得整首诗歌层次分明,形象生动。如“日晓双峰出,天晴一鹤归”中的“双峰”和“一鹤”,不仅描绘了九仙山的地理特征,还象征着友人的离去和归来;“涧花粉棠艳,山菜刺楸肥”通过描绘当地物产的丰富,间接表达了对远道人的关怀和祝愿。此外,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如“松间倚石扉”与“孤吟罢”形成了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不舍。
从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来看,《送远道人归九仙山》不仅是一首表达离愁别绪的五言律诗,也是研究清代诗歌文化的重要文献。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审美情趣以及对自然景观的态度。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远方行者的祝福,具有一定的文化传承价值。
《送远道人归九仙山》不仅是一首情感真挚、艺术精湛的文学作品,更是一份承载着深厚文化意义的历史文献。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文化价值,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