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中食栗,示子乔

新霁复当晓,已寒仍未霜。
堕风随落叶,晒日迸秋场。
屋上壶犹菉,田中豆正黄。
南来都不见,此果似吾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南中食栗,示子乔》是清代诗人李宪噩的一首古诗。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景象以及南地特有的食物栗子,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下面将详细解读这首诗的内容、意义和背景:

  1. 原文与翻译
  • 原文:新霁复当晓,已寒仍未霜。堕风随落叶,晒日迸秋场。屋上壶犹菉,田中豆正黄。南来都不见,此果似吾乡。
  • 翻译:清晨刚刚放晴,寒气尚未消散。秋风带着落叶,阳光照耀着秋日的田野。屋顶上的壶叶翠绿,田间的豆子金黄。南方来的人都没有见过这样的果子,它就像故乡的特产一样珍贵。
  1. 作者介绍
  • 李宪噩:李宪噩(1782年—1860年),字子乔,号云门道人,清代诗人。他的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描绘自然风光见长,其诗作在当时广受好评。
  1. 诗歌鉴赏
  • 意境美: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的秋日午后。
  • 感情丰富:诗人通过对栗子的描写,表达了对家乡深深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热爱。
  • 语言精炼: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用词准确,意象生动,读来朗朗上口,回味无穷。

示子乔》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古诗,更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情感价值。它让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诗人对家乡的眷恋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