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除夕寄子乔

江头啼暮雅,野泊数帆斜。
岁夕怜残夜,船房似小家。
榜人勤水祭,儿女忆山衙。
遥念起还早,独听晨鼓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舟中除夕寄子乔》是一首描绘江上除夕夜情景的古代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友的深情思念和节日氛围的细腻描写。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各个方面:

  1. 诗歌原文
    江头啼暮雅,野泊数帆斜。
    岁夕怜残夜,船房似小家。
    榜人勤水祭,儿女忆山衙。
    遥念起还早,独听晨鼓挝。

  2. 诗歌赏析

  • 江头啼暮雅:描绘了江边黄昏时分的景象,夕阳西下,江面波光粼粼,渔夫们的歌声与晚鸦的啼叫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
  • 野泊数帆斜:通过“数帆”二字,传达出船只众多、杂乱无章的视觉效果;“斜”字则形象地描绘了傍晚时分船只倾斜入水的情景,给人一种生动而动态的感觉。
  • 岁夕怜残夜:这里的“残夜”指的是除夕夜即将结束的时刻,意味着节日的喜悦与期待即将消散,留下一丝凄凉之美。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对即将到来的新年的期盼之情。
  • 船房似小家:诗人将自己的住所比作一个小船的小家,既表达了旅途中的艰辛与不易,也透露出对家的深深思念。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也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 榜人勤水祭:描述了船上负责划船的人(“榜人”)正在忙着进行水祭仪式,这可能意味着他们在迎接新年的到来或是在举行某种祭祀活动,展现了古代社会的一种风俗习惯。
  • 儿女忆山衙:这里“山衙”可能是对家乡官府的代称,暗示着家人在过年期间可能会回乡过节,而诗人则在异乡漂泊,无法与家人团聚,因此感到无比的思念。
  • 遥念起还早: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深切思念之情,他常常想起家人在黎明前起床准备开始新一天的忙碌场景。这种思念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让人深感亲情之重。
  • 独听晨鼓挝:最后一句“独听晨鼓挝”,描绘了诗人孤独一人在清晨时刻聆听鼓声的场景。鼓声在寂静的夜晚显得尤为响亮,它不仅是新年伊始的象征,也是诗人内心孤独与寂寞的真实写照。
  1.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清代,具体时间不详。李宪噩作为一位文学家和书法家,他的诗作往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由于缺乏更详细的文献记载,我们无法确定这首诗的具体创作缘由或其流传过程,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2. 主题思想

  • 思亲怀远:诗人通过对节日景象的描述,以及对家人的思念,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亲人的牵挂。这种情感贯穿全诗,使得作品充满了浓厚的人文情怀。
  • 节日氛围:诗人巧妙地将节日的元素融入诗中,如“岁夕”、“船房”、“水祭”等,使得作品充满了浓郁的节日氛围。这种氛围不仅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效果,也让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
  1. 艺术特色
  • 意境深远:这首诗通过简洁的文字和生动的场景描绘,构建出了一个深邃而富有层次的意境。读者可以通过诗人的视角去体验那份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以及节日的温馨氛围。
  • 语言精炼: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比喻,如“江头啼暮雅”、“野泊数帆斜”等,都体现了诗人在语言表达上的高超技巧。这些精炼而含蓄的语言使得整首诗读来韵味无穷,让人回味无穷。

《舟中除夕寄子乔》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深意的作品,它不仅记录了一个时代的文化风貌,也为后人提供了一扇窥探过去生活与情感的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