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者竟何似,死亦徒然耳。
死在故乡宅,有父兄妻子。
生悲无奈何,死事殊未已。
死丧在他乡,死日声遂駬。
嗟尔从官游,不著真名氏。
将为报其孥,未识何乡里。
埋之北原上,累累蛮冢里。
春露与秋风,谁其分别此?
哀岑溪仆薛桂
介绍
《哀岑溪仆薛桂》是清代诗人李宪噩的作品。下面是对该诗的详细介绍:
作品作者背景:李宪噩,清代诗人,其诗作风格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刻。他的诗歌常以反映社会现实、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李宪噩的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窥见当时社会的一些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诗句原文与解析:诗的第一句“生者竟何似,死亦徒然耳”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看法,认为生与死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无需过多感慨。第二句“死在故乡宅,有父兄妻子”反映了诗人对于死亡后生活的无奈与悲哀。第三句“生悲无奈何,死事殊未已”揭示了诗人对于生死问题的思考,认为死亡并未结束生命的意义与责任。
诗歌主题与思想内涵:《哀岑溪仆薛桂》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死的深切感悟。诗中的“死在故乡宅”暗示了对故土和亲情的怀念;而“为报其孥,未识何乡里”则透露出对死后亲人的思念和寻找亡魂的无奈。这些内容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也揭示了人类在面对死亡时的普遍情感体验。
文学地位与历史影响:《哀岑溪仆薛桂》作为清代古诗,其文学地位不可忽视。在中国传统诗词中,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重要文献之一。这首诗不仅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且在后世也被视为研究古代社会风俗、家庭伦理的重要资料。
现代应用与启示:《哀岑溪仆薛桂》的现实意义在于提醒人们要珍惜生命,关注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在现代社会中,虽然科技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但这首诗所传达的情感依然具有普遍的吸引力。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生命的真谛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李宪噩的《哀岑溪仆薛桂》不仅是一首表达生死哲理的古诗,更是一份承载着丰富历史文化价值和深远人文情怀的精神遗产。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人们不仅能领略到古代诗歌的魅力,还能从中汲取生命智慧和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