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余山黛豁,携手问郊原。
茗色青于树,花光红过村。
爱僧能种菜,礼佛恰窥园。
默坐忘酬对,都妇画旨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雨余山黛豁,携手问郊原。
茗色青于树,花光红过村。
爱僧能种菜,礼佛恰窥园。
默坐忘酬对,都妇画旨论。
。
《同徐松之登山上人草阁》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诗,全诗如下:
上人独坐山中寺,
云外孤钟何处鸣。
欲识此身何所适,
只应长在白云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景象。作者通过“上人”和“云外孤钟”的意象,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感觉。”独坐山中寺”暗示了僧人的清静生活;”云外孤钟何处鸣”则增添了诗中的空灵意境,仿佛在提醒人们要保持内心的宁静。
整首诗通过简单的意象和富有哲理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只有长居于白云之间才能真正适应自己的内心。这种表达方式使得这首作品具有了超越时空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一首流传至今的经典之作。
请注意,由于诗歌中的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