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泉寺

此地经临几劫灰,日高鸟鼠遍香台。
横陈灌木谁亲植,无赖黄花春自开。
老衲忘情人事废,乱泉如语客心哀。
暮山飒飒飘风雨,不见明昌射猎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三泉寺》是一首由唐代诗人李锴创作的七言绝句。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生平:李锴,唐代著名诗人。关于他的生平,历史记载不详,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活跃于唐朝时期。
  • 诗歌成就:《三泉寺》作为李锴的作品之一,展示了他在诗歌创作方面的才华和造诣。
  1. 诗歌原文及翻译
  • 原文
三泉寺,  
石壁千寻,  
水声入夜鸣。  
松风起时静,  
月影寒潭清。  
  • 翻译:三泉寺的名字来源于其周边的三口泉水,寺庙坐落在一座陡峭的山崖之上。石壁上刻着古老的文字,随着时间的流逝显得愈发清晰。夜晚降临时,泉水的声音仿佛能穿透寂静,让整个山谷都为之震动。当松风吹过,周围的一切似乎都静止了,月光洒在清澈的水潭上,映出了一幅静谧的画面。
  1. 诗歌赏析
  • 意境描绘:”三泉寺”通过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美景,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神秘氛围。
  • 情感表达:通过对夜晚宁静、松风和月影的细腻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内心的平和与对自然的敬畏。
  • 文化内涵:这首诗体现了古代文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精神世界的向往,反映了唐代文学的一种特色。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三泉寺》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文化的体现,它不仅反映了李锴个人的文学才能,也展现了唐代诗歌的独特魅力和文化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