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岁长关客里门,东风特地上高原。
黄鹂啼就鸠鸣树,白马嘶过犬吠村。
天欲困人如不及,春还慰我似能言。
花明柳暗盈盈女,消尽江南落拓春。
仲春二日云阳野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仲春二日云阳野步》是明朝末年清初著名文学家李寄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在经过岁月长久的边关之后,来到高原上欣赏春天景色时的心情和所见所感。下面是对该诗的介绍:
诗歌原文:
经岁长关客里门,东风特地上高原。
黄鹂啼就鸠鸣树,白马嘶过犬吠村。
天欲困人如不及,春还慰我似能言。
花明柳暗盈盈女,消尽江南落拓春。作者简介:
李寄(约1640年—约1713年),字介立,号因庵,别号由里山人、昆仑山樵等。李寄是江南江阴人,他出身于书香门第,但并不娶妻,而是以游历为生,曾拜访并寻求霞客游记遗册,使得自己的作品得以成集。诗歌赏析:
李寄的这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闲适与自在。诗中“东风特地上高原”描绘了春风拂面的景象,而“黄鹂啼就鸠鸣树”则展现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让人感受到春天的到来给大自然带来的勃勃生机。“天欲困人如不及,春还慰我似能言”则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感激,尽管春意盎然,但似乎也有一丝无奈和困顿,但终究春天给予了慰藉和力量。最后一句“花明柳暗盈盈女,消尽江南落拓春”更是将春天的美景与女性的美丽融为一体,展现出一幅生动的春光图景,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中的世界中,感受到春天的魅力。
《仲春二日云阳野步》不仅是一首描写大自然的诗歌,也是李寄个人情感与生活态度的体现。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一位文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追求,以及他在人生旅途中寻找心灵的慰藉和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