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滕王阁赋诗落成

临江新构郁苍苍,九派烟涛接混茫。
上界星辰通碧汉,下流砥柱束衡阳。
鱼龙影里珠帘静,鸥鹭风前玉笛凉。
莫认当年歌舞地,好留形胜控南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重建滕王阁赋诗落成》由清代诗人李本仁创作,是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李本仁,字蔼如,钱塘人,道光丙申进士,历官安徽布政使。他的诗作中多有对自然景色和历史遗迹的描绘。
  1. 诗歌原文
    临江新构郁苍苍,九派烟涛接混茫。上界星辰通碧汉,下流砥柱束衡阳。鱼龙影里珠帘静,鸥鹭风前玉笛凉。莫认当年歌舞地,好留形胜控南荒。

  2. 诗句解析

  • 临江新构:描述了新建滕王阁的建筑特点和地理位置,给人以雄伟壮观之感。
  • 九派烟涛:形容赣江之水波涛汹涌,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 上界星辰:暗示滕王阁的高耸入云,接近天空,与星辰相接。
  • 下流砥柱:形容滕王阁如同一块砥柱,支撑着下方的河流。
  • 鱼龙影里:描绘了滕王阁周围水域中的生动画面,仿佛鱼儿和龙的影子在水中游动。
  • 鸥鹭风前:展现了滕王阁周边环境的宁静与和谐,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
  • 莫认当年歌舞地:表达了一种怀旧之情,提醒人们不要忘记过去的历史和文化。
  • 好留形胜:寓意着希望滕王阁能够继续保留其独特的风景和文化特色。
  1. 艺术手法
  • 这首诗采用了传统的五言律诗形式,每句五个字,共四联,结构严谨,音韵和谐。
  • 在用词方面,诗人选择了富有象征意义的词语,如“烟涛”、“星汉”、“砥柱”,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和深度。
  • 通过对比、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1. 文化意义
  • 滕王阁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多次重建,每一次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 这首《重建滕王阁赋诗落成》不仅是对滕王阁建筑本身的赞美,也是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扬。
  1. 历史背景
  • 根据《重建滕王阁赋诗落成》的创作时间(清代),可以推测该诗可能是在滕王阁重新建造时所作,旨在表达重建过程中的喜悦心情和文化自信。

《重建滕王阁赋诗落成》不仅是一首诗,也是一次历史的回顾和对未来的期望。它的艺术魅力在于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完美结合,通过对滕王阁的赞颂,展现了清代文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