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山谒仙尉祠

高风已隔三千载,想像逃名吴市间。
新室仓皇文母玺,孤臣涕泪汉家山。
只今青史留封事,如此红尘肯抱关。
云外九江何处是,故乡应有鹤飞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梅山谒仙尉祠》是清代诗人杜煦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作者介绍
  • 生平背景:杜煦,字春晖,号尺斋,浙江绍兴人,是清朝时期的一位学者和诗人。他以维护名教自任,博通经史,对阳明、蕺山之学有深厚的研究,并以此实践于生活之中。
  • 仕途经历:杜煦在嘉庆年间中举人,官至知县,但最终未赴任。他的这种不仕行为体现了他对于名教的忠诚与维护,也反映了他个人的生活哲学和价值观念。
  1. 诗作原文及翻译
  • 原文节选:高风已隔三千载,想像逃名吴市间。新室仓皇文母玺,孤臣涕泪汉家山。只今青史留封事,如此红尘肯抱关。云外九江何处是,故乡应有鹤飞还。
  • 翻译解释:这首诗通过描绘历史遗迹与现实情境,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追忆以及对现实的感慨。诗中的“高风”、“逃名”等词汇,透露出诗人对清正廉洁的人格追求。同时,“青史”和“红尘”的对比,也体现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超脱态度。
  1. 诗作赏析
  • 艺术风格:杜煦的诗歌语言典雅,善于运用典故,展现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梅山谒仙尉祠》中,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摹和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感和强烈的现实关怀。
  • 思想内涵:诗中所蕴含的思想深刻,不仅表达了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当下社会的一种警示和思考。它提示人们要珍惜传统美德,同时也要关注现实,勇于担当。
  1. 相关人物评价
  • 杜煦的评价:杜煦作为清代学者,他的诗作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更有着深远的社会意义。他的作品被后人广泛传颂,成为研究清代文化的重要资料之一。
  • 后世影响:杜煦的诗歌和学术成就对其后辈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的许多思想和观点被后来的学者所引用和发扬光大。
  1. 诗作的现实意义
  • 文化传承:《梅山谒仙尉祠》作为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对于弘扬传统文化、促进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它提醒人们在快速变化的现代社会中,依然需要坚守文化的根基。
  • 历史教育: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写和现实问题的反映,这首诗为现代人提供了一种反思历史、认识现实的方式。它鼓励人们在面对现实生活中的挑战时,能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梅山谒仙尉祠》不仅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哲理的诗歌,也是一座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文化桥梁。通过欣赏这首诗,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以及古人的智慧和品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