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为客莫言勤,此去方知是主人。
百岁毁誉关阿母,一时贤否定诸亲。
金萱昼永储甘旨,玉笋官清课米薪。
傥辍馀闲吟谢絮,锦囊应寄济川滨。
三女令昭于归都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三女令昭于归都门”是清代诗人李含章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下面将详细介绍文学作品《三女令昭于归都门》的内容和背景:
作者简介:《三女令昭于归都门》的作者是家学渊源的李含章(兰贞)。他不仅有着扎实的文化基础,还在政坛上有所作为,曾担任过三司判官等职,在任内推行简约政治,使得当地的诉讼案件大为减少。这样的经历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诗句原文:百岁毁誉关阿母,一时贤否定诸亲。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家庭内部纷争的看法。在他看来,无论外界如何评价,家庭的和谐才是最重要的。金萱昼永储甘旨,玉笋官清课米薪则是诗人描绘了自己清廉的生活态度和职责感。这里的“金萱”比喻妻子,而“玉笋”则暗指自己。
作品主题:这首诗主要探讨的是人在社会中的角色与责任。诗人通过对比百岁中的各种是非,突出了家庭和睦的重要性,以及个人在社会中应持有的正直与清廉。这种思想体现了儒家文化中的孝道和责任感。
艺术特色:该作品的语言优美,用词考究,情感真挚,展现了李含章深厚的文学功底。特别是诗中的意象运用,如“金萱”和“玉笋”,不仅赋予了物象以情感色彩,也寓意着诗人对家庭和生活的热爱与珍视。
《三女令昭于归都门》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幅生动的人生画卷,反映了李含章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及他对社会责任的认识。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传统文化中的美德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