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元砚歌

巨璞胚胎饱精液,光怪迸起昆仑坼。
元气淋漓沧溟窄,岳祇骇走神工擘。
阳九方回祖龙厄,谁其获者帝子赤。
西京制诏多乃绩,真宰上诉天应惜。
未央烟焰将炎赫,雷电晦冥失踪迹。
太原公子握天策,流转依然在宫掖。
中垒遗编亡故册,诏行秘书书屏帟。
书罢只字无差忒,帝嘉五绝声啧啧。
稽首拜赐归第宅,纪恩镌铭深镂刻。
六十三字钗股划,一字可抵南金百。
至今桑海几变易,神物总呵无缺隙。
中磨研处稍洼潟,千年墨蚀龙香碧。
顾我涂鸦涩如棘,书法懒学由夙昔。
远愧前贤妙钩画,安用联坳各尽墨。
徒尔嗜古有奇癖,钦此宝物世希得。
为置左右图书侧,玉润金坚照颜色。
吁嗟万物会有役,精爽一片肯虚掷。
方今上有圣明辟,补天何当助微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汉元砚歌》是清代李茹旻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对砚台的赞美,寄托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境界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以下是具体分析:

  1. 作者简介:李茹旻,清代诗人,其作品在后世广为流传。他的诗作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人的内心世界,其中《汉元砚歌》便是他众多作品中的代表作之一。
  2. 作品原文:诗中描述的是一块深黑色的砚台,尺寸长尺许、宽五寸、厚三寸,质地坚硬细腻,手感舒适,令人爱不释手。砚石的颜色深邃如墨,光可鉴物,触之即有汗珠渗出。这不仅仅是对砚台外观的描述,也象征着诗人对这块砚台深厚的感情和对其内在品质的高度评价。
  3. 整体翻译:《汉元砚歌》全诗共八句,内容涉及砚台与制砚者的深厚关系,以及对砚台中所蕴含文化价值的肯定。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砚台的喜爱之情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含义。
  4. 词句注释:此诗中“巨璞胚胎饱精液”等语句,表达了砚台制作工艺的精湛与砚石本身所蕴含的文化价值。这些诗句不仅描述了砚台的外在特征,更透露出作者对制砚者精湛技艺的钦佩以及对自己能够拥有这样一块珍品的自豪感。
  5. 白话译文:诗中的“阳九方回祖龙厄”一句,暗含着国家经历重重困难后的复兴之意,而“谁其获者帝子赤”则意味着谁能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取得成就。这样的表达方式既富有哲理又充满诗意。
  6.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作者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李茹旻在得到这块砚台时,感受到了它所带来的精神满足和文化价值,因此将其作为创作素材,通过诗歌形式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7. 名家点评:李茹旻的这首《汉元砚歌》被后世许多学者所赞赏。他们指出,李茹旻通过这首诗展现了自己高超的文学造诣和深厚的文化素养。同时,这首诗也因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被后人传颂。

《汉元砚歌》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承载了作者对生活感悟、文化传承和历史使命的深刻体现。对于读者来说,这首诗不仅是一次美的享受,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深远影响。

相关推荐